[發明專利]一種超高強高彈銅鎳錳合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29166.3 | 申請日: | 2019-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437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龔深;李周;肖柱;劉斌;唐帥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9/06 | 分類號: | C22C9/06;C22C9/00;C22C1/02;C22F1/08 |
| 代理公司: | 長沙永星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何方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強 高彈銅鎳錳 合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高強高彈銅鎳錳合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金屬材料及其制備技術領域,本發明通過多尺度多重強化機制疊加,合理抑制不連續析出,從而達到超高強高彈的設計目的;Ni、Mn作為合金的主元素,除了提供固溶強化之外,還通過析出MnNi相來達到析出強化效果;Si的作用是優先析出Ni2Si相,占據不連續析出的形核點位,從而起到抑制不連續析出作用;Nb與基體是非共格關系,與Cr將形成幾百納米級別的Cr2Nb相;Cr的作用是在基體中析出幾十納米級別的沉淀相;Zr的作用是抑制Cr相的長大;本發明制備銅合金晶粒均勻且細小,具有超高的強度、彈性和塑性,可廣泛用于汽車、軌道交通、電子電氣、航空航天等高新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屬材料及其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高強高彈銅鎳錳合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高強高彈銅鎳錳合金是一類具有高強度、高彈性模量的銅合金,除了強度和彈性之外,其在抗疲勞、耐腐蝕和耐磨等性能方面也表現優異,主要應用于儀器、航海、電子、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領域,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了滿足深加工的需求,對銅合金的晶粒尺寸和各向異性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銅鎳錳合金中,錳與鎳形成的MnNi化合物具有細化晶粒的作用,且可借助MnNi的沉淀硬化提高合金的力學性能和加工性能。銅鎳合金加入錳后,電阻值穩定,電阻溫度系數較小,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研究表明,銅鎳錳合金是可通過熱處理強化、且具備高強、高彈和優良導電性能的新型彈性合金。然而,現有的銅鎳錳合金的抗拉強度、延伸率不能滿足特殊領域的需求,如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在銅鎳錳合金的高溫熔煉鑄造過程中,極易吸氣,導致鑄錠內部存在大量的氣孔、夾雜、疏松等缺陷,合金在軋制過程中易開裂,至今尚未得到較好的應用。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高強高彈銅鎳錳合金及其制備方法,維氏硬度大于等于480HV,抗拉強度大于等于1500MPa,延伸率大于等于5%。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的這種超高強高彈銅鎳錳合金,由以下組分按重量百分比組成:Ni 18~22%,Mn 18~22%,Si 0.2~0.5%,Nb 0.2~0.5%,Cr 0.2~0.5%,Zr 0.05~0.2%,余量為Cu,各成分的質量百分比之和為100%,所述超高強高彈銅鎳錳合金組織的平均晶粒尺寸為5~30μm。
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超高強高彈銅鎳錳合金由以下組分按重量百分比組成:Ni 19~21%,Mn 19~21%,Si 0.2~0.4%,Nb 0.2~0.4%,Cr 0.2~0.4%,Zr 0.08~0.12%,余量為Cu,各成分的質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超高強高彈銅鎳錳合金組織的平均晶粒尺寸為15μm。
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超高強高彈銅鎳錳合金,維氏硬度大于等于480HV,抗拉強度大于等于1500MPa,延伸率大于等于5%。
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超高強高彈銅鎳錳合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真空熔煉:根據銅鎳錳合金的組分進行配料,采用真空熔煉爐對銅鎳錳合金進行熔煉,得到合金溶液;
(2)鑄造:將合金溶液在設定溫度下進行鑄造,水冷后得到合金鑄錠;
(3)均勻化:將鑄錠進行均勻化處理,得到均勻化的鑄錠;
(4)熱軋開坯:開坯總變形量65%~85%,開坯溫度900~950℃;
(5)退火處理:將熱軋后的合金進行退火處理;
(6)冷軋:冷軋的總變形量為75%~90%,通過大變形冷軋進一步破碎合金的晶粒,形成纖維狀的變形組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291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