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混合粉末3D打印分離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27809.0 | 申請日: | 2019-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169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呈棟;張佩強;鮑振林;馬健溥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3/2251 | 分類號: | G01N23/2251;G01N23/22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中南偉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查杰 |
| 地址: | 215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 粉末 打印 分離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預混合粉末3D打印分離檢測方法,在粉末收集時采用自帶離型膜的亞克力板,配合以雙面膠與無色、透明環氧樹脂膠,解決了取樣時因表面樣品褶皺干擾檢測結果的難題,通過對混合粉末層進行采樣并進行元素能譜面掃描,根據掃描獲得的能譜彩圖計算混合粉末的實際配比,據此判斷粉末是否發生分離。本發明可有效解決顏色相同、松裝密度相近、顆粒大小相似的預混合粉末3D打印分離無法檢測這一技術難題,確保了材料成分配比,其操作簡單,易于實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3D打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預混合粉末3D打印分離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能源與電力需求的不斷攀升,其重大裝備服役條件極端化已成為趨勢。功能梯度材料以其材料組分和宏觀性能在空間位置上呈連續、均勻梯度變化的特征,克服了傳統復合材料的應力集中與微裂紋缺陷,可滿足重大裝備不同部位的差異化性能需求。
激光3D打印,通過控制預混合粉末質量比以實現材料性能梯度變化,是制備功能梯度材料的重要方法。然而,由于粉末質量、顆粒直徑不同,預混合粉末在激光3D打印高速噴射下會發生分離,造成材料成分偏差,致使材料使用性能下降,無法滿足設計要求。可見,檢測與判斷混合粉末經3D打印噴嘴高速噴射后是否發生分離,是精準控制粉末質量比的前提,更是保證功能梯度材料性能的關鍵所在。
為此,國內外科技工作者對粉末分離檢測開展研究。公開號為CN105486705B的中國發明專利提供一種定量分析粉末混合物成分的方法,通過標樣粉末的X光衍射譜,得到待測粉末及各標樣粉末的得分值并建立得分圖,根據吸收系數修正的杠桿定律公式獲得粉末質量百分比,該方法中的粉末的質量百分比計算過程過于繁瑣,技術人員需要有較強的數學功底,無法直接用于判斷粉末是否發生分離。
目前,對于顏色相同、松裝密度相近、顆粒大小相似的3D打印預混合粉末的精準檢測還未能實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預混合粉末3D打印分離檢測方法,解決顏色相同、松裝密度相近、顆粒大小相似的預混合粉末3D打印分離無法檢測這一難題,操作簡單,易于實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預混合粉末3D打印分離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粉末a與粉末b按照預定比例k均勻混合,獲得混合粉末,將混合粉末裝入3D打印機的送粉料斗;其中,預定比例k大于0;
步驟二、在3D打印機的工作臺上固定亞克力板,所述亞克力板的上表面自帶離型膜,在所述離型膜上依次設置雙面膠層和液態環氧樹脂膠層;
步驟三、打開所述送粉料斗,保持激光束關閉,3D打印激光噴頭朝所述亞克力板噴射粉末并移動,獲得覆蓋混合粉末層的亞克力板,之后靜置冷卻直至所述液態環氧樹脂膠固化;
步驟四、用裁剪機將所述亞克力板上的離型膜劃出1cm*1cm的樣品區域,用刀尖將所述樣品區域的離型膜從亞克力板上均勻揭開并撕下,獲得具有平整的混合粉末層的樣品;
步驟五、將所述樣品粘貼在掃描電子顯微鏡樣品基板上,噴金后,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對樣品表面進行元素能譜面掃描,獲取能譜彩圖;
步驟六、分析測試能譜彩圖,利用圖形測量軟件統計與計算能譜彩圖中粉末a和粉末b的平均直徑,并計算獲得粉末a和粉末b的實際配比η:
其中,ρa為粉末a的松裝密度,ρb為粉末b的松裝密度,分別代表能譜彩圖上各直徑范圍的粉末a的平均直徑;M1、M2……Mn分別代表各直徑范圍內粉末a的顆粒個數,分別代表能譜彩圖上各直徑范圍的粉末b的平均直徑,N1、N2……Nn分別代表各直徑范圍內粉末b顆粒個數,η為混合粉末實際配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278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由空洞引起的材料腫脹率的測量方法
- 下一篇:捕收劑的電子顯微鏡表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