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心理壓力評估方法及相關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16114.2 | 申請日: | 2019-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253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傅小煜;許培達;李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16 | 分類號: | A61B5/16;A61B5/02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熊永強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心理壓力 評估 方法 相關 設備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心理壓力評估方法及相關設備。其中,一種心理壓力評估方法包括:確定目標用戶的第一心理壓力差;確定目標人群的第二心理壓力差;根據第一心理壓力差與第二心理壓力差,確定目標用戶的心理壓力狀況。本申請實施例首先通過針對性的確認目標用戶在兩個不同類型活動下的心理壓力差,再確定目標用戶所屬人群在上述兩個活動下的心理壓力差,最終精準的判斷目標用戶的心理狀況,降低了個體差異性的不準確性,也提供了一種更為有效的心理壓力評估方法,來提高心理壓力評估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心理健康應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心理壓力評估方法及相關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多地面對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如果人們長期處于這種壓力環境之下,不僅會給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甚至會威脅人的生命。因此,人們為了保證自身的心理健康,及時了解自身的心理狀態,通常會采用統計學模型的心理學相關測試方法(例如:使用心率變異性結合固定的統計學模型測試法和量表法等等)進行心理壓力評估,又或者,求助于心理醫生進行心理健康評估等。
然而,現有技術中,由于心率變異性具有個體強相關性,因此,使用心率變異性結合固定的統計學模型來進行心理壓力評測的方法,雖然能夠根據相關生理特征值得到心理壓力值,但是其所采用的固定統計學模型由于其模型本身的局限性,很難與個體實際情況有較好的匹配。但是,求助于心理醫生評估方法往往又會受到心理醫生和被測者主觀因素的影響,因而,會常常出現心理壓力評測結果與自身感受不符的情況。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更為有效的心理壓力評估方法,提高心理壓力評估的準確性,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心理壓力評估方法及相關設備,以提高心理壓力評估的準確性。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心理壓力評估方法,可包括:確定目標用戶的第一心理壓力差,所述第一心理壓力差為第一心理壓力和第二心理壓力的差的絕對值,所述第一心理壓力為所述目標用戶在第一活動下的心理壓力值,所述第二心理壓力為所述目標用戶在第二活動下的心理壓力值,所述第一活動和所述第二活動為不同類型的活動;確定目標人群的第二心理壓力差,所述目標人群為所述目標用戶所屬的人群,所述第二心理壓力差為第三心理壓力和第四心理壓力的差的絕對值,所述第三心理壓力為所述目標人群在所述第一活動下的平均心理壓力值,所述第四心理壓力為所述目標人群在所述第二活動下的平均心理壓力值;根據所述第一心理壓力差與所述第二心理壓力差,確定所述目標用戶的心理壓力狀況。
本申請實施例通過在心理壓力評估方法中,首先確定目標用戶在第一活動和第二活動下的第一心理壓力差,然后再確定目標人群在同樣兩種活動下的第二心理壓力差,最終根據第一心理壓力差與第二心理壓力差,確定該目標用戶的心理壓力狀況。本申請實施例考慮到用戶的個體差異性以及用戶人群的相似性,也即是基于用戶本身在不同活動下感受到的心理壓力是不一樣的,但用戶所屬人群中的成員在同一活動下感受到的心理壓力往往是相似的,因此,首先通過針對性的確認目標用戶在兩個不同類型活動下的心理壓力差,再確定目標用戶所屬人群在上述兩個活動下的心理壓力差,最終精準的判斷目標用戶的心理狀況,降低了個體差異性的不準確性,也提供了一種更為有效的心理壓力評估方法,提高了心理壓力評估的準確性。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心理壓力為根據第一時間段內的心跳間隔序列T1確定的心理壓力值,所述第一時間段為所述目標用戶在進行所述第一活動期間的時間段;所述第二心理壓力為根據第二時間段內的心跳間隔序列T2確定的心理壓力值,所述第二時間段為所述目標用戶在進行所述第二活動期間的時間段。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通過用戶在不同的活動期間的心跳間隔序列來確定活動對應的心理壓力的方法,例如,先獲取用戶在進行某種活動期間的時間段內的多個心跳間隔序列,再進一步的根據該多個心跳間隔序列的波動情況,來準確評估用戶的心理狀態,提高了心理壓力評估的準確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161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