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控制體重的酵素益生菌粉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209132.8 | 申請日: | 2019-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980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2 |
| 發明(設計)人: | 齊勝超;侯碧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理想如米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侯碧鋒 |
| 主分類號: | A23L33/00 | 分類號: | A23L33/00;A23L33/10;A23L33/105;A23L33/21;A23L3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張清彥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體重 酵素 益生菌 水溶性膳食纖維 脂肪分解酶 腸道功能 腸道蠕動 益生菌粉 營養物質 植物酵素 便秘 飽腹感 發酵粉 果汁粉 益生元 質量份 果蔬 蔬果 進食 代謝 脂肪 飲用 分解 緩解 吸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控制體重的酵素益生菌粉,由以下質量份的原料制成:綜合果蔬發酵粉1?5份、蔬果植物酵素粉0.5?5份、益生元10?40份、水溶性膳食纖維10?40份、益生菌0.1?1份、果汁粉1?40份。該發明能夠很好地產生飽腹感,減少飲用者的進食欲望,含有脂肪分解酶,能夠分解脂肪,實現控制體重的效果;同時能夠改善腸道功能,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加快營養物質的吸收代謝,進一步提高控制體重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功能食品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控制體重的酵素益生菌粉。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往往是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熱量的食物。同時,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群的運動量不足,或忙于應酬,飲食變得不規律。因此,肥胖人數不斷增多。肥胖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不便。不但如此,肥胖引起的很多并發癥,例如:高血壓、冠心病和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癥、肥肺功能不全、脂肪肝、生殖一性功能不全等疾病正在吞噬著人們的健康。怎么樣有效的控制體重?是當前一個比較熱門的研究話題,肥胖是因為攝入的能量大于消耗而引多余的能量轉化成脂肪堆積在體內。目前體重控制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通過運動,消耗體內積累的多余脂肪;通過抽脂手術來減少體內的積累的多余的皮下脂肪;飲用代餐粉或者一些功能性食品來代替正餐,通過減少攝入能量來使體重下降或者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等。但是這些方法都有缺點,通過運動來控制體重常人很難堅持;通過抽脂來減脂對身體性大;現有的很多代餐粉因為配比的問題,長期飲用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同時體重控制效果不明顯,于是就有了酵素配合代餐來解決這些問題。目前市場中現有的果蔬自然發酵酵素粉缺乏脂肪分解酶,體重控制效果不理想;同時多數益生菌在胃部或胃腸道上端已經失活,不能在目標作用位點保持活性,對胃腸道作用不大。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控制體重效果明顯的酵素益生菌粉,該發明能夠能夠很好地產生飽腹感,減少飲用者的進食欲望,含有脂肪分解酶,能夠分解脂肪,實現控制體重的效果;同時能夠改善腸道功能,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加快營養物質的吸收代謝,進一步提高控制體重的效果。
一種控制體重的酵素益生菌粉,其特征在于,該酵素益生菌粉包括以下質量份成分:綜合果蔬發酵粉1-5份,蔬果植物酵素粉0.5-5份,益生元10-40份,水溶性膳食纖維10-40份,益生菌0.1-1份,果汁粉1-40份。
優選的,所述益生元采用異麥芽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選的,所述益生菌采用嗜酸乳桿菌、嗜熱雙歧桿菌、乳球菌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的,所述果汁粉采用蔓越莓果汁粉、藍莓果汁粉、巴西莓果汁粉、針葉核桃果汁粉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的,所述蔓越莓果汁粉的質量份為10-40份。
優選的,所述藍莓果汁粉的質量份為5-30份。
優選的,所述巴西莓果汁粉的質量份為1-20份。
優選的,所述針葉核桃果汁粉的質量份為1-20份。
本發明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種如上述酵素益生菌的制備工藝,由該制備工藝得到的酵素益生菌粉具有較好的控制體重的效果。
一種控制體重的酵素益生菌粉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分別稱取配方物料,備用;
步驟2:將步驟1稱取的物料分別過40-60目篩;
步驟3:將步驟2過篩的物料置于二維運動混合機內混合均勻,分裝,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理想如米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侯碧鋒,未經理想如米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侯碧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0913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