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應用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提高作物種子發芽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07911.4 | 申請日: | 2019-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485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軍;付華;張友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6V20/50 | 分類號: | G06V20/50;G06V10/44;G06V10/764;G06V10/774;G06V10/82;G06T7/12;A01C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藍晟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欒洋洋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用 深度 學習 卷積 神經網絡 提高 作物 種子 發芽率 方法 | ||
1.一種應用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提高作物種子發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S1:將需要提高發芽率的作物種子置于工作臺的篩選槽中,盡量使種子單個排列,然后啟動篩選槽,使種子緩慢向前移動;
S2:開啟工作臺上的拍照系統,使作物種子照片同步傳入計算機處理系統;
S3:從作物種子照片中分離出單個籽粒,利用計算機視覺算法,計算籽粒輪廓,所述S3包括步驟:
S31:利用機器學習判斷種子輪廓是否為單一籽粒;
S32:如果是單一籽粒,利用輪廓切割圖像輸出籽粒輪廓圖片;如果是粘連籽粒,則自動啟動設備的振動功能或者進行人工干預,使之成單一籽粒后,重新拍照;
S4:對分離后的各籽粒根據其籽粒輪廓圖片進行分類,根據不同作物種子的形態分為發芽率高型、發芽率低型和發芽率一般型,根據作物種子內含物的充實狀態,將農作物籽粒分為閉穎實粒、閉穎偏實粒、開穎實粒、開穎偏實粒、閉穎偏空粒、開穎偏空粒、閉穎空粒、開穎空粒;
S5:使用各類籽粒輪廓圖片對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進行訓練;
S6:使用驗證照片對所述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進行驗證;
S7:使用所述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對作物種子照片進行識別;
S8:將識別后的種子傳入到相對應的貯藏器中,在閉穎實粒類型貯藏器中篩選出發芽率高型的作物種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提高作物種子發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拍照系統包括但不限于光學照相或X光成像。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提高作物種子發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8包括步驟:將閉穎實粒進一步分為正常的閉穎實粒和有霉點的閉穎實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基因研究中心,未經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基因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0791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