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預制混凝土墻板的反裝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184417.0 | 申請日: | 2019-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986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8 |
| 發明(設計)人: | 秦慶華;俞青松;黃磊;黃儉忠;姜雪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聯世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2/00 | 分類號: | E04B2/00;E04C5/16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26153***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墻板 套筒 上層 塑料管 插筋 上口 預制混凝土墻板 插入套筒 錨固鋼筋 水泥砂漿 施工 封蓋 裝配 混凝土 混凝土表面 錨固砂漿 平臺表面 平臺上鋪 墻板安裝 抽動 平頂 終凝 注漿 注滿 轉動 垂直 下放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預制混凝土墻板的反裝配方法,平頂墻板平臺施工時,先揭掉套筒上口的封蓋,在套筒中垂直插入塑料管,施工后該處平臺混凝土終凝前轉動塑料管,上下抽動幾下,仍插好;在安裝上層墻板時,再拔掉塑料管,套筒插筋孔中注滿錨固砂漿,墻板安裝位處平臺上鋪15㎜厚1:2.5水泥砂漿,放下上層墻板,將上層墻板下的錨固鋼筋地插入套筒插筋孔中;露筒墻板平臺施工時,至混凝土表面與套筒上口相平,待平臺混凝土強度達到安裝強度后,開起套筒上口的封蓋,往套筒中注漿,平臺表面抹15㎜厚1:2.5水泥砂漿,然后將上層墻板和上層墻板下端的錨固鋼筋朝下放下,插入套筒插筋孔中。本發明施工方便、連接質量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預制混凝土墻板的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中國市場上,混凝土裝配式建筑,如雨后春筍,迅猛發展,但是節點的質量問題解決得令人不滿意,特別是上下層墻板的連接采用的是上筋下筒的連接方式。在預制墻、柱子時,習慣上把套筒、灌漿孔設置在根部,錨固鋼筋設置在上部,安裝時,孔眼在墻柱的底部,朝下,下層墻柱式鋼筋朝上,對眼時,人要彎下腰或爬在樓板上,頭側扭向上,才能看到孔和鋼筋,對眼插筋十分困難,有的對筋困難,切掉鋼筋現象十分困難。
一般套筒上沒有上下兩個灌漿孔,灌漿時,先從下邊的孔往里面灌,上邊孔往外流漿,灌漿完成。其實從現場取樣檢查,溢漿孔以上很難灌滿,套筒內灌漿保滿的套筒占比不到70%,連接質量得不到保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施工方便、連接質量好的預制混凝土墻板的反裝配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預制混凝土墻板的反裝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平頂墻板裝配、露筒墻板裝配;
所述平頂墻板包括墻板,套筒預制在墻板頂部內,套筒上口與墻板頂面平齊,墻板內預制有主筋螺,主筋下端露出墻板形成與下層墻板的錨固鋼筋;平臺施工時,先揭掉套筒上口的封蓋,在套筒中垂直插入塑料管,塑料管的外徑與套筒上口內徑相同,插入塑料管后確保不漏漿,施工后該處平臺混凝土終凝前轉動塑料管,上下抽動幾下,仍插好;在安裝上層墻板時,再拔掉塑料管,套筒插筋孔中注滿錨固砂漿,墻板安裝位處平臺上鋪15㎜厚1:2.5水泥砂漿,放下上層墻板,將上層墻板下的錨固鋼筋地插入套筒插筋孔中,砂漿從套筒插筋孔底中翻出;調整好墻板的位置和垂直度,安裝好支撐;
所述露筒墻板包括墻板,套筒預制在墻板的頂部內,套筒露出墻板的頂面,且露出墻板頂面的長度為樓板的厚度;墻板內預制有主筋螺,主筋下端露出墻板形成與下層墻板的錨固鋼筋;平臺施工時,至混凝土表面與套筒上口相平,待平臺混凝土強度達到安裝強度后,開起套筒上口的封蓋,往套筒中注漿,平臺表面抹15㎜厚1:2.5水泥砂漿,然后將上層墻板和上層墻板下端的錨固鋼筋朝下放下,將錨固鋼筋緩插入套筒插筋孔中,砂漿從插筋孔底中翻出;調整好墻板的位置和垂直度,安裝好支撐。
套筒下部內拱有螺旋絲紋,主筋上端套好螺旋絲紋,將套筒預先通過螺紋與主筋螺紋連接。
本發明施工方便、連接質量好;本發明的優點還在于:
①套洞口朝上,眼睛觀看鋼筋、套洞對眼順勢、方便,不用彎腰和爬在地上看插;
②座漿,增強了上下層墻板的連接質量;
③施工方便,速度快,勞動強度小;
④免去了后注漿,免去了板側面的后注漿孔;
⑤先注漿在自重作用下能自密實,鋼筋后插入,套洞內更保滿,不用擔心注漿不飽滿,連接質量好;
⑥也可用平時的植筋法插筋。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預制混凝土平頂墻板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聯世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聯世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844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