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用單側支模的梯形排水溝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180474.1 | 申請日: | 2019-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815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啟明;肖沖;丁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六局集團北京鐵路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F5/00 | 分類號: | E01F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龐學欣 |
| 地址: | 100036***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單側支模 梯形 排水溝 施工 方法 | ||
一種采用單側支模的梯形排水溝施工方法。其包括構成模板系統;場地表面清理、平整、碾壓;放開挖線;開挖土方形成梯形排水溝槽;安裝拉環;澆筑梯形排水溝的底板;將模板系統放在底板上;完成模板系統加固;澆筑墻身;拆除模板系統等步驟。本發明效果:適用于高速鐵路路基梯形排水溝施工、客運專線路基梯形排水溝施工、客貨共線鐵路路基梯形排水溝施工、高速公路路基梯形排水溝施工、其他市政公用工程梯形排水溝施工等多種形式的排水施工,不僅能夠保證排水溝外觀質量和線性美觀,同時可大大降低模板和架子管等周轉材料使用數量,能夠加快排水溝施工速度,將施工成本將至最低,使施工工期最短,工程質量最優,提高了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為工程建設和使用增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于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客貨共線鐵路、高速公路、市政公用工程等專業的采用單側支模的梯形排水溝施工。
背景技術
隨著施工技術的飛速發展,工程的外觀質量和耐久性要求越來越高,工程設計者和建設者越來越重視附屬工程對主體工程的影響。常規的梯形排水溝施工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周轉性材料,加固周期較長,模板線性的調整較費工費力,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在施工過程中作業人員往往對模板線性的調整不重視,造成混凝土線性不順直,外觀質量差,后期維修成本成倍增加。
由于上述原因,建設過程中各種控制工法相繼出現如模板臺車法、定性鋼模板雙側模板法、預制梯形溝拼裝法等等。但上述這些常規梯形排水溝施工方法存在下列問題:
1、混凝土澆筑過程易受混凝土澆筑時的沖擊力和混凝土對模板上壓力的影響,容易造成模板穩定性差、跑模、模板整體變形等問題。拆模后造成混凝土線性不順直,后期維修難度大,維修成本高等問題。
2、需要橫向和縱向架子管作為龍骨加固模板,并需要配套的卡扣和輔助鋼筋等材料,造成周轉材料用量和倒運量大。
3、所有模板和架子管及配件需要逐個安裝,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又需要逐個拆除模板。并且模板、架子管和配件需用量較大,倒運過程又需要花費額外的作業時間。另外,施工速度緩慢,工作效率較低。
總之,雖然采用以上方法能使梯形排水溝的外觀質量和線性很好地滿足設計要求,但模板臺車造價高,且需要鋪設配套軌道;定性鋼模板雙側模板需要預留一定工作面,從而產生肥槽回填,不利于排水溝穩定,容易產生下沉等病害;預制梯形排水溝最大的問題就是運輸不方便,安裝過程需要進行吊裝。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單側支模的梯形排水溝施工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采用單側支模的梯形排水溝施工方法包括按順序進行的下列步驟:
1)施工前由施工人員根據梯形排水溝的設計尺寸,選用尺寸合適的鋼模板,然后表面打磨除銹后涂刷模板漆備用;
2)將鋼管按上部支撐桿件及下部支撐桿件的設計長度進行切割,切口為楔形;然后將兩塊模板以倒八字的方式對稱設置,之后將兩根上部支撐桿件的兩端分別焊接在兩塊模板的兩端上部內側面上,將兩根下部支撐桿件的兩端分別焊接在兩塊模板的兩端下部內側面上;由此制成一個剛性模板支撐子系統;
3)將相鄰剛性模板支撐子系統的相鄰端采用模板卡進行連接而構成模板系統;
4)在制作模板系統的同時,將鐵路路基坡腳外的場地的表面清理干凈,之后采用挖掘機配合人工平整場地,然后采用小型震動碾將場地的表面碾壓密實;
5)在場地上按照梯形排水溝的設計位置放開挖線,然后利用全站儀按照間距放開挖線樁位,兩樁之間利用白灰撒線;
6)按照白灰線的位置采用機械裝置開挖土方而形成梯形排水溝槽,人工清理溝底并修整梯形排水溝槽的邊坡,以接近梯形排水溝的設計尺寸并使地基的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六局集團北京鐵路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六局集團北京鐵路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804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碳纖維板反向張拉預應力錨具
- 下一篇:一種能見度檢測及連鎖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