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瓦式排水披水板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179056.0 | 申請日: | 2019-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980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李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愛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6B7/26 | 分類號: | E06B7/26;E06B1/70;E06B1/62;E06B1/6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龐學欣 |
| 地址: | 239200 安徽省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滴水沿 披水板 泛水 窗框 垂邊 坡面 門窗 美觀 排水 防漏水性能 漏水問題 門窗洞口 密封問題 上端邊緣 施工規范 下端邊緣 向下垂直 整體外觀 密封膠 上端 延伸 輔框 外端 下沿 室內 雨水 | ||
一種瓦式排水披水板。其包括泛水坡面、下滴水沿、垂邊和上滴水沿;泛水坡面固定在門窗洞口外的窗臺上;下滴水沿是從泛水坡面的下端邊緣向下垂直延伸而形成;垂邊是從泛水坡面的上端邊緣向上垂直延伸而形成,安裝在輔框的外側面上;上滴水沿是從垂邊的上端向斜下方延伸而形成,且上滴水沿和泛水坡面位于垂邊的同一側,上滴水沿的外端插入在窗框上的窗框滴水沿內。本發明優點:徹底解決了門窗下沿的漏水問題,使雨水不會流到室內。適合中國建筑的施工規范,不用考慮披水板的頂部與窗框的密封問題。在披水板與窗框之間的外表面不用密封膠,所以整體外觀更加美觀。防漏水性能更好。從真實安裝效果來看,這種披水板與門窗渾然一體,非常美觀。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瓦式排水披水板。
背景技術
披水板最早起源于德國,德國的有關研究人員發現,即使按照規范要求安裝的門窗,也不能完全避免窗戶下沿漏水,因此發明了窗戶披水板,事實證明按照規范要求安裝的窗戶披水板確實可以保證窗戶下沿不漏水。
圖1是一種典型的德國披水板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披水板1由鋁合金材料制成,以傾斜的方式安裝在由窗框2和輔框3構成的門窗外側的窗臺墻面上,其中,垂直設置的垂邊利用自攻螺絲4和密封膠條5固定在輔框3的外側面上,中間部位的披水坡面緊貼在外墻保溫板上,下滴水沿位于墻體的外側;下雨時,窗框2上的雨水將會流到披水板1的泛水坡面上,然后通過下滴水沿排走,所以雨水不會流到室內。
但是,這種披水板在安裝時必須使垂邊的上端與窗框2底部的邊頂死,并用膠條或密封膠密封,否側,正面的風可能會將雨水吹到窗框2和上滴水沿間的縫隙中,并沿著縫隙滲透到室內。而且如果想要采用這種結構的披水板1,外墻保溫板與披水板1必須同時進行施工才能實現。因為,如果窗臺與窗框2之間存在施工誤差,這種情況下根本無法保證垂邊的上端與窗框2底部的邊正好頂死。只有外墻保溫板與披水板1同時進行施工,利用外墻保溫板的厚度進行調節,才能確保上滴水沿的上端與窗框2底部的邊正好頂死。由此可現,這種施工方式不適合國內,因為中國建筑物的施工順序是,先將外墻保溫做好,再將窗臺做好,之后再安裝門窗、披水板,如原封不動地采用這種德國披水板結構,由于窗臺與窗框2之間的施工誤差,必然會造成披水板1與窗框2之間密封不好的問題,從而產生漏水的風險。
我國某些地區門窗標準從2014年開始要求使用披水板,圖2是我國某些地方門窗標準中要求使用的披水板安裝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披水板6的垂邊利用螺釘7安裝在位于窗框2下面的輔框3外側面上,輔框3與窗框2之間的空間利用發泡膠層8進行填充,解決了安裝問題,但是要求在窗框2與披水板6的交界處涂覆一條密封膠而形成密封膠層9,從真實的工程現場看,這條密封膠層9非常難看,因而影響建筑物整體的美觀。
圖3是我國某省“標準化外窗”地方標準中要求使用的披水板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該披水板10的垂邊是安裝在輔框壓條11上,輔框壓條11與窗框2之間采用膠條12進行密封,但膠條12的密封效果通常很差,而且在門窗上,即使有膠條12密封的部位還需要打排水孔,所以,這種結構的披水板防水效果很差,可以說其在這里根本起不到防水效果。
總之,上述這些披水板各自存在一些缺陷,因而無法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另外,根據調查,目前市場上的披水板只針對獨立的門窗,而對于需要90度拼接、135度拼接或任意角度拼接的陽臺轉角、飄窗之類的結構還沒有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瓦式排水披水板。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瓦式排水披水板包括泛水坡面、下滴水沿、垂邊和上滴水沿;其中,泛水坡面固定在門窗洞口外的窗臺上;下滴水沿是從泛水坡面的下端邊緣向下垂直延伸而形成,位于門窗洞口外的窗臺外側;垂邊是從泛水坡面的上端邊緣向上垂直延伸而形成,安裝在輔框的外側面上;上滴水沿是從垂邊的上端向斜下方延伸而形成,并且上滴水沿和泛水坡面位于垂邊的同一側,上滴水沿的外端插入在窗框上的窗框滴水沿內,由此窗框滴水沿與上滴水沿相互交錯而形成瓦式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愛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愛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790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