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離合器變速箱主動潤滑閥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163347.0 | 申請日: | 2019-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825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4 |
| 發明(設計)人: | 楊輝;王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雙馳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4 | 分類號: | F16H57/04;F16N23/00;F16N7/38 |
| 代理公司: | 寧波奧圣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何仲 |
| 地址: | 3158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柱塞 后殼體 前殼體 雙離合器變速箱 彈性部件 密封部件 流量孔 潤滑閥 閥腔 側壁外周 供潤滑油 前端端面 潤滑效率 使用壽命 軸向移動 逐漸變大 逐漸變小 柱塞內腔 出油口 過流槽 進油口 潤滑油 側壁 肩部 內腔 外周 連通 | ||
1.一種雙離合器變速箱主動潤滑閥,包括前殼體、后殼體以及位于所述的前殼體與所述的后殼體之間的密封部件,所述的前殼體、所述的后殼體和所述的密封部件圍成閥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腔內設置有柱塞和彈性部件,所述的柱塞的內腔通過所述的彈性部件與所述的后殼體的出油口連通,所述的柱塞的前端端面或/和前端肩部設置有至少一條供潤滑油由所述的前殼體進油口進入所述的柱塞側壁外周的過流槽,所述的柱塞的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條供外周潤滑油進入所述的柱塞內腔的流量孔,其中一條所述的流量孔的孔隙隨著所述的柱塞的軸向移動逐漸變大或逐漸變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離合器變速箱主動潤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的側壁上設置有一條供外周潤滑油進入所述的柱塞內腔的主流量孔,所述的主流量孔的孔隙隨著所述的柱塞的軸向移動逐漸變大至完全打開或逐漸變小至僅小部分打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離合器變速箱主動潤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孔包括主流量孔和旁流量孔,所述的主流量孔隨著所述的柱塞的軸向移動打開和閉合,所述的旁流量孔為常開孔且位于所述的柱塞的前段側壁或者位于所述的柱塞的頂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雙離合器變速箱主動潤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流量孔位于所述的柱塞的前段側壁,所述的柱塞的后段側壁與所述的后殼體的小孔內壁配合連接,所述的柱塞軸向后移至最大極限時,所述的主流量孔與所述的后殼體小孔內壁完全接觸閉合,所述的柱塞軸向前移至最大極限時,所述的主流量孔與所述的后殼體小孔內壁完全脫離打開。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雙離合器變速箱主動潤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的前端端面中央設置有用于對潤滑油起導流作用的圓臺型凸起。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雙離合器變速箱主動潤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的前端肩部限位抵接在所述的前殼體內的斜壁上,所述的柱塞的前段側壁與所述的后殼體的大孔內壁形成環形間隙,所述的柱塞的后段側壁與所述的后殼體的小孔內壁過隙配合連接,所述的彈性部件的一端與所述的柱塞的內腔臺階面抵接且其另一端與所述的后殼體內側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雙離合器變速箱主動潤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殼體和所述的后殼體通過設置在內表面和外表面的內螺紋和外螺紋配合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雙離合器變速箱主動潤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部件為O型圈,所述的彈性部件為調壓彈簧,所述的柱塞為中空的圓柱體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雙離合器變速箱主動潤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流槽位于所述的柱塞的前端端面且橫向貫通所述的柱塞的前端端面。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雙離合器變速箱主動潤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流槽位于所述的柱塞的前端肩部且從所述的柱塞的前端端面延伸至所述的柱塞的側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雙馳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寧波雙馳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6334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減速器用冷卻系統
- 下一篇:傳動裝置和機械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