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三維地震物理模擬數據采集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162330.3 | 申請日: | 2019-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655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國慶;劉偉方;徐中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堯;任默聞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維 地震 物理 模擬 數據 采集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三維地震物理模擬數據采集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定義x軸方向為主測線方向,y軸方向為聯絡測線方向,并設置三維地震物理模擬數據采集的參數;在固定檢波點x坐標位置不變的情況下,控制炮點移動激發M排炮數據,以完成M個剖面的單次橫向覆蓋采集;控制檢波點和炮點沿y軸方向相向移動A次,每次移動均執行一遍M個剖面的單次橫向覆蓋采集,以完成M個剖面的A次橫向覆蓋采集;控制檢波點和炮點沿x軸方向同向移動N次,每次移動均執行一遍M個剖面的A次橫向覆蓋采集,以完成三維地震物理模型上指定區域M個剖面的單側縱向滿覆蓋采集。本發明可以大大提高三維地震物理模擬數據采集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震勘探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三維地震物理模擬數據采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本部分旨在為權利要求書中陳述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處的描述不因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認是現有技術。
由于三維地震采集是一項工作量十分巨大的生成運動,野外的三維勘探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且工作量大、生產時間長、投資高、技術難點多。利用地震物理模擬的手段進行三維地震實驗,可有效提高野外勘探的采集成效,大幅減少勘探成本。
地震物理模擬技術是一種模擬地震波在實際地層中傳播規律的正演模擬技術,通過在實驗室內制作實際地層簡化的物理模型,利用超聲波對模型進行激發與接收研究彈性波場在模型介質中的傳播規律。通過這種技術,可以檢驗各類介質彈性波理論的正確性,促進彈性波理論的發展;可以優化觀測系統設計,確保野外地震勘探數據取得更好的效果;對于已知的模型,可以為地震數據處理提供對比標準,檢驗各種處理方法的適用性;還可以為地震資料解釋提供參考標準。
現有的三維地震物理模擬數據采集,實現形式與野外三維勘探基本一致,通過橫向的滾進滾出來實現橫向覆蓋次數疊加,每次橫向滾動,只能完成一次橫向覆蓋的疊加,如果采用現有的三維地震物理模擬數據采集方法,對某一指定區域實現三維滿覆蓋采集,需要進行多次橫向滾動,實現起來十分復雜,采集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三維地震物理模擬數據采集方法,用以解決現有的三維地震物理模擬數據采集方法,每次橫向滾動只能完成一次橫向覆蓋的疊加,導致數據采集效率較低的技術問題該方法包括:定義x軸方向為主測線方向,y軸方向為聯絡測線方向,并設置三維地震物理模擬數據采集的參數,其中,參數至少包括:橫向覆蓋次數A、排炮數M、采集道數C、檢波線數N、橫向滾動距l、排炮間距m、檢波線距n、道距c;在固定檢波點x坐標位置不變的情況下,控制炮點移動激發M排炮數據,以完成M個剖面的單次橫向覆蓋采集,其中,M排炮的排炮間距為m,每一排炮的炮數為C,每一排炮的炮間距為c;控制檢波點和炮點沿y軸方向相向移動A次,每次移動均執行一遍M個剖面的單次橫向覆蓋采集,以完成M個剖面的A次橫向覆蓋采集,其中,檢波點沿y軸方向每次移動的距離為l,炮點沿y軸方向每次移動的距離為l-(M-1)×m;控制檢波點和炮點沿x軸方向同向移動N次,每次移動均執行一遍M個剖面的A次橫向覆蓋采集,以完成三維地震物理模型上指定區域M個剖面的單側縱向滿覆蓋采集,其中,檢波點和炮點沿x軸方向每次移動的距離為n;所述在固定檢波點x坐標位置不變的情況下,控制炮點移動激發M排炮數據,以完成M個剖面的單次橫向覆蓋采集,包括:
在固定檢波點x坐標位置不變的情況下,根據炮點所在排炮的奇偶性確定炮點沿x軸方向移動的方向,根據檢波點所在檢波線的奇偶性確定炮點沿y軸方向移動的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623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