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鋰離子電池用碳包覆MnO/鱗片石墨復合電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161821.6 | 申請日: | 2019-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179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歡歡;薛艷;白光月;王玉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505;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新鄉市平原智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路寬 |
| 地址: | 453007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鱗片石墨 制備 復合電極材料 碳包覆 鋰離子電池用 鋰離子電池電極 材料技術領域 電子電導率 結構穩定性 鋰離子電池 儲鋰性能 負極材料 高導電性 工藝過程 納米顆粒 退火處理 原位聚合 比容量 微米級 有效地 錨定 引入 應用 | ||
1. 一種鋰離子電池用碳包覆MnO/鱗片石墨復合電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過程為:
步驟S1:MnO/鱗片石墨前驅體的制備
將高錳酸鉀和鱗片石墨超聲分散于去離子水中,其中高錳酸鉀與鱗片石墨的質量比為6:1,待高錳酸鉀完全溶解后繼續攪拌直至得到均一的分散液,再將分散液置于反應釜中并于135℃恒溫10h得到MnO/鱗片石墨前驅體,其中MnO以片狀形式交聯錨定在鱗片石墨中;
步驟S2:聚多巴胺包覆的MnO/鱗片石墨復合材料的制備
將步驟S1得到的MnO/鱗片石墨前驅體分散于pH=8.5的緩沖溶液中,持續攪拌混合均勻后加入多巴胺,其中MnO/鱗片石墨前驅體與多巴胺的質量比為20:3,再于室溫繼續攪拌反應在MnO/鱗片石墨上原位聚合多巴胺,待反應結束后離心、水洗得到聚多巴胺包覆的MnO/鱗片石墨復合材料;
步驟S3:碳包覆MnO/鱗片石墨復合電極材料的制備
將步驟S2得到的聚多巴胺包覆的MnO/鱗片石墨復合材料置于管式爐內在Ar-H2混合氣氛下于550℃熱處理2h得到最終產物碳包覆MnO/鱗片石墨復合電極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用碳包覆MnO/鱗片石墨復合電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鱗片石墨的粒徑為3500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用碳包覆MnO/鱗片石墨復合電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所述緩沖溶液為三羥甲基氨基甲烷緩沖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用碳包覆MnO/鱗片石墨復合電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所述Ar-H2混合氣氛中H2的體積百分含量為5%。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鋰離子電池用碳包覆MnO/鱗片石墨復合電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
步驟S1:MnO/鱗片石墨前驅體的制備
將240mg高錳酸鉀和40mg粒徑為3500目的鱗片石墨超聲分散于去離子水中,待高錳酸鉀完全溶解后繼續攪拌10min得到均一的分散液,再將分散液置于反應釜中并于135℃恒溫10h得到MnO/鱗片石墨前驅體,其中MnO以片狀形式交聯錨定在鱗片石墨中;
步驟S2:聚多巴胺包覆的MnO/鱗片石墨復合材料的制備
將100mg步驟S1得到的MnO/鱗片石墨前驅體分散于120mL pH=8.5的三羥甲基氨基甲烷緩沖液中,持續攪拌10min后加入15mg多巴胺,再于室溫繼續攪拌反應5h在MnO/鱗片石墨上原位聚合多巴胺,待反應結束后離心、水洗得到聚多巴胺包覆的MnO/鱗片石墨復合材料;
步驟S3:碳包覆MnO/鱗片石墨復合電極材料的制備
將步驟S2得到的聚多巴胺包覆的MnO/鱗片石墨復合材料置于管式爐內在Ar-H2混合氣氛下于550℃熱處理2h得到最終產物碳包覆MnO/鱗片石墨復合電極材料;
該碳包覆MnO/鱗片石墨復合電極材料在0.2A g-1電流密度下,首次充、放電容量分別高達862mAh g?1和1217mAh g?1,且初始庫倫效率為71%,在高電流密度1A g-1下,經1000次循環容量仍能保持在800mAh g?1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師范大學,未經河南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6182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