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于鈦或鈦合金基底表面生長二氧化鈦納米顆粒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160358.3 | 申請日: | 2019-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78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趙文杰;顧青山;王艷君;吳文婷;王立平;薛群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23C18/12 | 分類號: | C23C18/12;C23C18/04;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鋒 |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鈦合金 基底 表面 生長 氧化 納米 顆粒 方法 | ||
1.一種于鈦或鈦合金基底表面生長二氧化鈦納米顆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27%~30%過氧化氫和0.1M鹽酸的混合溶液對所述基底表面進行刻蝕,刻蝕溫度為60~150℃,刻蝕時間為30~90min,從而在所述基底表面形成二氧化鈦納米凝膠層,所述二氧化鈦納米凝膠層的厚度為200~500nm;
在水熱釜中,使所述基底表面與水熱溶液接觸進行水熱反應,其中采用的反應溫度為100~300℃,時間為0.5~24h,壓力為0~20Mpa,從而在所述基底表面生長形成二氧化鈦納米顆粒,所述水熱溶液采用含氯離子和/或氟離子的鹽溶液,所述水熱溶液的濃度為0.1~10mol/L,所述水熱釜內襯為聚四氟乙烯內襯,所述水熱反應中,水熱溶液在水熱釜內襯中的體積填充率為 50~70%;
在完成所述的水熱反應后,在80~1000℃的溫度條件下對所獲的表面生長有二氧化鈦納米顆粒的基底進行熱處理,以形成不同晶型的納米二氧化鈦顆粒;
所述二氧化鈦納米顆粒的粒徑為20~600nm;所述二氧化鈦納米顆粒晶型為銳鈦礦型和/或金紅石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于鈦或鈦合金基底表面生長二氧化鈦納米顆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對所述基底表面進行拋光處理和/或噴砂處理和/或清洗處理,之后對所述基底表面進行所述的刻蝕;
所述的拋光處理包括:以150目~2000目的砂紙對所述基底表面進行拋光;
所述的噴砂處理包括:采用硬質顆粒作為噴砂顆粒,噴砂時間為10~60s,所述噴砂顆粒包括Al2O3、SiC、SiO2和ZrO2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所述的清洗處理包括:以無水乙醇和去離子水對所述基底表面超聲洗滌10~20分鐘。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于鈦或鈦合金基底表面生長二氧化鈦納米顆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完成所述的水熱反應后,對所獲的表面生長有二氧化鈦納米顆粒的基底進行清洗、烘干。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于鈦或鈦合金基底表面生長二氧化鈦納米顆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在所述基底表面均勻密集地分布而形成致密的膜狀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6035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扇出型封裝結構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用于油氣井的錨定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C23C 對金屬材料的鍍覆;用金屬材料對材料的鍍覆;表面擴散法,化學轉化或置換法的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真空蒸發法、濺射法、離子注入法或化學氣相沉積法的一般鍍覆
C23C18-00 通過液態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層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層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應產物的化學鍍覆
C23C18-02 .熱分解法
C23C18-14 .輻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輻射
C23C18-16 .還原法或置換法,例如無電流鍍
C23C18-54 .接觸鍍,即無電流化學鍍
C23C18-18 ..待鍍材料的預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