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成本亞高山退化森林快速成林恢復技術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155877.0 | 申請日: | 2019-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993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丹丹;劉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倫厚樸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劉坤 |
| 地址: | 610041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成本 高山 退化 森林 快速 成林 恢復 技術 | ||
本發明屬于森林生態恢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成本亞高山退化森林快速成林恢復技術。主要是針對西南亞高山針葉林退化形成的典型次生灌叢階段這一特定退化生態系統,提出了一種依靠當地次生灌叢微生境進行森林低成本快速恢復的技術。本發明提供的技術非常簡單,可操作性強、成本低、樹木存活率高,樹苗種植后無需人工澆水、施肥等養護,僅依靠自然環境,即可顯著提高樹苗栽植存活率,促進退化的生態系統快速演替與恢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森林生態恢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成本的亞高山退化森林快速成林的生態恢復技術。
背景技術
西南高山、亞高山區是《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川滇兩大生態屏障的重要區域,也是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主體區和長江上游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區。盡管國家在該區域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但由于當地特殊生態環境及人為干擾和全球氣候變化等原因,導致生態整體退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因此,亟待加強該區退化森林生態系統恢復技術研究。
目前,關于高山、亞高山退化森林生態恢復的技術和理念相對落后。一方面,從未有任何現有技術考慮借助退化區域生境促進種植樹苗的生長。以往我國關于高山、亞高山的森林恢復大多采用種植單一針葉樹種的方式,在退化區域的空地營造大面積的人工針葉純林。該技術主要缺陷在于:(1)林木苗栽種前投入較多人力以促進生長,例如通過化學方法來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如脫落酸或移栽存活劑植前浸根),再例如進行精細大穴整地等,前期投入工作量大、成本高,不利于大面積恢復營建。(2)由于高山、亞高山地區存在土壤貧瘠、水分蒸發量大、氣候惡劣等情況,且山高坡陡、人跡罕至,靠人力抵達不僅危險,而且很艱難,因此人工栽種后長期實施有效管護的成本更高、難度更大,甚至在栽植樹苗時的定根水都難以保證,致使樹苗存活率低,成林難度大。(3)即便人工造林成林后,人工針葉林也還普遍存在更新困難、群落結構單一、生物多樣性低和生境適宜性差等生態功能退化問題。
另一方面,目前的恢復技術在不同生境區域的適應性和推廣性還有待檢驗,缺乏針對不同退化階段的退化森林生態系統進行恢復重建的技術。依據植被退化階段的群落優勢種差異,亞高山退化森林可劃分為跡地階段、次生灌叢階段、闊葉林階段和針闊混交林階段。由于長期的森林采伐和破壞,目前亞高山區域次生灌叢分布面積極廣、類型豐富。但由于高寒區的特殊脆弱生態環境,在人為干擾和全球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下,存在恢復后期樹種自然生長緩慢、更新困難等問題,致使次生灌叢自然演替恢復過程較慢,難以恢復到地帶性森林階段。然而,針對西南亞高山針葉林退化的典型次生灌叢階段,以往的森林退化恢復技術從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
綜上,提供一種針對西南亞高山針葉林退化的典型次生灌叢階段的快速有效的成林恢復技術,迫在眉睫。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低成本亞高山地區退化森林恢復技術。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低成本亞高山地區退化森林恢復技術,主要依靠次生灌叢微生境栽植建群種樹苗。本發明依賴當地的次生灌叢微生境進行植樹造林,綜合利用了次生灌叢提供的光照、陰涼、聚集的水分和營養等條件,幫助當地生態從次生灌叢階段快速演替恢復到針闊混交階段,不僅省時省力,而且進一步促進了當地的生態多樣性。
優選的,所述成林恢復技術針對高山帶和/或亞高山帶。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主要針對西南地區亞高山針葉林退化形成的典型次生灌叢階段這一退化生態系統進行。經長期實踐證明,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適應性強、成本低、可操作性高,可進一步推廣到其它地區的高山帶、亞高山帶,幫助當地快速恢復生態環境。
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依靠次生灌叢微生境的恢復技術,主要指將所述建群種樹苗栽種在所述次生灌叢的根系分布范圍的地面投射區域內。
優選的,所述技術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558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鹽堿地種植杜仲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母花多果穗長的四季蜜龍眼種植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