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板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149320.6 | 申請日: | 2019-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036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5 |
| 發明(設計)人: | 薛慶云;孫志華;陸忠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長盛滑動軸承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77/06 | 分類號: | C08L77/06;C08L51/06;C08K13/06;C08K7/14;C08K3/08;C08K3/30;B22F7/04 |
| 代理公司: | 嘉興鼎鴻智宇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529 | 代理人: | 朱怡蔓 |
| 地址: | 3141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板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復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板包括一層基板,一層燒結在所述基板上的燒結層,以及一層設置在所述燒結層上的耐磨耐高溫自潤滑層,所述基板及燒結層包括多個沿所述基板、燒結層、以及耐磨耐高溫自潤滑層的排列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燒結層與所述耐磨耐高溫自潤滑層相鄰的接觸面上設置有多條凹槽,所述耐磨耐高溫自潤滑層由PA66,酸酐接枝改性聚乙烯,玻璃纖維,無機填料,成核劑以及抗氧化劑制成,所述PA66的重量百分比為56.9%~84.89%,所述酸酐接枝改性聚乙烯的重量百分比為5%~10%,所述玻璃纖維的重量百分比為5%~15%,所述無機填料的重量百分比為5%~15%,所述成核劑的重量百分比為0.01~0.10%,所述抗氧化劑的重量百分比為0.1%~3%,所述酸酐接枝改性聚乙烯由占聚乙烯總量的6%~15%的酸酐來接枝改性,在將玻璃纖維和無機填料真空燒結處理后與PA66、酸酐接枝改性聚乙烯、成核劑、抗氧化劑相混合以獲得基于PA66的高結晶耐高溫自潤滑材料,所述無機填料為硫酸鋇或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幾種,其目數大于500目,所述成核劑為納米銅粉,其粒徑為50nm-100nm,所述玻璃纖維的長徑比為8~12,所述基于PA66的高結晶耐高溫自潤滑材料通過熱軋的方式加載到所述燒結層上,所述熱軋時軋輥的溫度為180度~200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劑為亞磷酸三酯和四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種或兩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為馬來酸酐。
4.一種復合板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S1:提供用于制備耐磨耐高溫自潤滑層的基于PA66的高結晶耐高溫自潤滑材料,所述耐磨耐高溫自潤滑層由PA66,酸酐接枝改性聚乙烯,玻璃纖維,無機填料,成核劑以及抗氧化劑制成,所述PA66的重量百分比為56.9%~84.89%,所述酸酐接枝改性聚乙烯的重量百分比為5%~10%,所述玻璃纖維的重量百分比為5%~15%,所述無機填料的重量百分比為5%~15%,所述成核劑的重量百分比為0.01~0.10%,所述抗氧化劑的重量百分比為0.1%~3%,所述酸酐接枝改性聚乙烯由占聚乙烯總量的6%~15%的酸酐來接枝改性,在將玻璃纖維和無機填料真空燒結處理后與PA66、酸酐接枝改性聚乙烯、成核劑、抗氧化劑相混合以獲得該基于PA66的高結晶耐高溫自潤滑材料,所述無機填料為硫酸鋇或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幾種,其目數大于500目,所述成核劑為納米銅粉,其粒徑為50nm-100nm,所述玻璃纖維的長徑比為8~12;
S2:將所述玻璃纖維和無機填料進行真空燒結,真空度保持在-0.02MPa至-0.06Mpa,燒結溫度為350度至450度;
S3:將真空燒結處理后的玻璃纖維和無機填料與所述PA66、酸酐接枝改性聚乙烯、成核劑以及抗氧化劑混合,并擠出造粒形成復合粒子,擠出溫度為210度至240度;
S4:提供一個基板,以及銅合金粉;
S5:將所述銅合金粉燒結并輥壓以在基板上形成燒結層;
S6:在所述基板以及燒結層上開設多個沿所述基板及燒結層的排列方向的通孔;
S7:在所述燒結層的沿所述基板及燒結層的排列方向的自由面上開設多條凹槽;
S8:將在步驟S3所形成的復合粒子鋪設在所述燒結層上加熱并軋制,軋輥表面溫度范圍控制在180度至200度以形成耐磨耐高溫自潤滑的所述復合板。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合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為馬來酸酐。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合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劑為亞磷酸三酯和四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種或兩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長盛滑動軸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長盛滑動軸承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4932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