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坡度的管廊施工負壓通風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147885.0 | 申請日: | 2019-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230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董輝;李青隆;蔣秀姿;羅正東;鄒暢宇;彭博程;孫雪真 | 申請(專利權)人: | 湘潭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F24F7/08;F24F13/28;F24F11/8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1105 湖南省湘***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廊 負壓氣嘴 施工 坡度 通風設備 負壓泵 送風泵 洞口 抽氣管 負壓 安置 外界新鮮空氣 作業人員身體 方向流動 干凈空氣 排污效果 設備結構 有效保障 抽吸管 大坡度 加速管 空氣流 氣壓差 送風管 污濁 壓入 通風 新鮮 流通 健康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有坡度的管廊施工負壓通風設備,包括負壓氣嘴裝置、負壓泵和送風泵,所述的負壓氣嘴裝置通過抽氣管與管廊洞口旁側的負壓泵相連,管廊外另一旁側安置的送風泵與柔性送風管相連;在有坡度的管廊施工中,啟動負壓泵,安置在施工斷面附近的負壓氣嘴裝置抽吸管廊內污濁有毒空氣,通過抽氣管排送到管廊洞口外,由于負壓氣嘴裝置附近的氣流會產生氣壓差,致使管廊內空氣流超同一個方向流動,同時安置在管廊洞口附近的送風泵把外界新鮮空氣壓入管廊內,加速管廊內空氣主動流通,以此滿足管廊內新鮮干凈空氣持續輸入。本設備適用于有較大坡度的管廊施工中,克服傳統通風設備存在不足,設備結構簡單易操作,不影響施工,通風排污效果好,有效保障了在有坡度的管廊施工中作業人員身體健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有坡度的管廊施工通風技術領域,能有效的改善管廊中空氣質量,尤其涉及到一種保障作業人員身體健康的高效率負壓通風設備。
背景技術
在普通隧道和管廊施工中,燃油機械設備和施工爆破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和廢氣,如CHx、NOx、CO、CO2、SO2、H2S以及微量的醛、酚、過氧化物、有機酸和含鉛、磷汽油所形成的鉛、磷污染等,還有開挖過程中釋放的甲烷氣體,這些氣體在有坡度的管廊內很難排除,嚴重威脅作業人員身體健康,其中有的成分密度比空氣小,有的比空氣密度大,必然造成管廊內空氣成分出現分層的現象。目前鐵路隧道和公路隧道施工通風實施較為成熟和多樣化,而兩類隧道主要特點是橫斷面大,坡度小于3%,傳統的通風設備都能有效解決通風難題,從而有效的保障了作業人員身體健康。但是管廊橫斷面積小(一般在10m2左右)和坡度較大等特征,尤其是在山區的管廊施工中坡度能達到15°以上,傳統的通風設備已經不能滿足這類施工需求,通風效果極差,污濁有毒空無法有效排除,管廊內的空氣死循環流動,只是被動的把管廊內下層密度較大的部分空氣擠壓出去,而在單向通道內也會使新鮮干凈空氣與污濁有毒空氣混雜,進一步降低新鮮干凈空氣輸入的效率,并且管廊內上層的有害氣體始終在管廊內蔓延和向上流動堆積(如圖2所示的傳統設備在有坡度的管廊內通風空氣流動示意圖),一直長期困擾著施工單位,因此根據實際工程重大需求,急需為有坡度的管廊施工發明一種高效的通風設備。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不足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氣體隨氣流流通的原理,利用負壓差使氣體主動流動,持續有效的更換管廊內污濁有毒空氣,同時安置在管廊洞口外的送風泵,加速新鮮干凈空氣向內流通;設備主要包括移動式的拱形負壓氣嘴裝置、管廊外的負壓泵和送風泵,這套設備利用風洞中的暫沖式風洞原理,通風效果顯著,不影響管廊施工,有效保障管廊內施工人員身體健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有坡度的管廊施工負壓通風設備,包括負壓氣嘴裝置、負壓泵和送風泵,其特征在于負壓氣嘴裝置通過抽氣管與管廊洞口外旁側的負壓泵連通,而管廊洞口外另一旁側安置的送風泵與管廊洞口附近的柔性送風管相接。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負壓氣嘴裝置結構為拱形,該結構一是不影響機械設備進出,二是形成半環形氣流層,有利于管廊內空氣上下層氣流都能被抽出,同時該斷面所產生的負壓差,有助于管廊內空氣流動;負壓氣嘴裝置能拆卸組裝,滿足不同管廊斷面需求;負壓氣嘴裝置旁側安裝有氣壓傳感器,及時傳數據到智能設備中,保障負壓氣嘴裝置附近氣壓差穩定,其底端安裝有移動式腳輪,能向前向后輕松移動,而在氣嘴斷面處有過濾罩和風向板,過濾罩能阻擋較大顆粒粉塵,避免設備阻塞,風向板可以控制抽吸氣體流向。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負壓泵通過智能設備控制,根據安裝在負壓氣嘴裝置附近的氣壓傳感器自動調節負壓泵功率,以降低能耗。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送風泵安置在負壓泵位置的對立面,且兩者距離優選大于30000mm,其目的是避免抽出的污濁有毒空氣再次進入管廊內,以此滿足新鮮干凈空氣持續流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湘潭大學,未經湘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478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