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細胞快速攝取的白蛋白納米顆粒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142610.8 | 申請日: | 2019-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665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玥琦;李長劍;杜立波;劉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47/42 | 分類號: | A61K47/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白蛋白 納米顆粒 攝取 制備 納米制劑 藥理活性物質 細胞 基團修飾 納米材料 細胞孵育 細胞攝取 治療效果 苯硼酸 最大化 包載 粒徑 體內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細胞快速攝取的白蛋白納米顆粒,包括經苯硼酸基團修飾的白蛋白;該白蛋白納米顆粒的粒徑為8?100nm。其具有可快速被細胞攝取的優點,顯著減少了納米材料所需的細胞孵育時間。本發明還提供了該白蛋白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相應的白蛋白納米制劑及其制備方法。白蛋白納米制劑以白蛋白納米顆粒包裹藥理活性物質,有利于實現包載藥物在體內的快速、最大化攝取,對于提升治療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藥領域,特別是一種白蛋白納米顆粒,更特別涉及一種細胞快速攝取的白蛋白納米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材料化學和納米醫學的快速發展,可生物降解的納米藥物輸送平臺,包括納米顆粒、膠束和脂質體等,已被廣泛用于生物醫學診斷和治療。大量功能化的遞送系統不斷被提出,其中基于蛋白質的納米顆粒由于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低細胞毒性、資源可再生性、高的藥物結合能力和對靶細胞的顯著攝取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白蛋白(Albumin)是血液中最豐富的血清蛋白,作為許多生物分子的重要轉運蛋白,肩負著運輸難溶性內源性化合物在體內循環的重要作用,例如脂肪酸和膽紅素等。白蛋白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如溶解度高,在生理條件下穩定性好(平均半衰期為15-20天)。另一方面,它還具有安全無毒,無免疫原性,生物相容性好,特定靶向性的特點,在提高藥物療效的同時能夠有效降低毒副作用,因此是一種理想的藥物載體。
白蛋白具有的疏水腔可以包裹大量的疏水性藥物分子,將其運輸到靶器官和組織。在實體腫瘤中,基于白蛋白的納米顆粒通過增強的滲透和保留(EPReffect)效應,可實現在實體瘤中的累積。另外,在腫瘤表面高度表達的糖蛋白(gp60)受體,亦會與白蛋白相互作用,從而進一步地促進納米顆粒在腫瘤區域的富集。
目前,盡管白蛋白作為納米載體在抗腫瘤方面有著諸多優勢,但研究顯示其應用仍存在重要的問題。當白蛋白納米顆粒被腫瘤細胞通過內吞作用攝取時,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體外實驗顯示,利用白蛋白納米顆粒孵育細胞時,至少需要24小時才有足夠的納米顆粒被細胞攝取。當納米顆粒運輸藥物分子在體內循環時,由于代謝作用的存在,如何在有限的體內循環時間和有效的血藥濃度下,實現最大化的細胞攝取量對于治療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白蛋白雖已經有報道和專利用于制備納米粒,如專利文獻CN1925874A、CN1237901A、CN1638736A、CN1448128A、CN1911446A及CN1324613A。但是其中涉及的產品和技術在于制備得到粒徑合適、穩定分散的納米制劑,就特征和功能而言,與本專利申請中要解決的問題有本質的區別。迄今為止,尚未見到以制備細胞快速攝取的白蛋白納米顆粒為目的的文獻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白蛋白納米顆粒,特別是一種細胞快速攝取的白蛋白納米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提供的白蛋白納米顆粒可快速被細胞攝取,顯著減少了納米材料所需的細胞孵育時間,有利于實現包載藥物在體內的最大化攝取。
為此,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白蛋白納米顆粒,包括經修飾的白蛋白,所述經修飾的白蛋白為經苯硼酸基團修飾的白蛋白。
進一步,所述白蛋白納米顆粒的粒徑為8-100nm,優選10-60nm,進一步優選為10-40nm,更進一步優選為10-20nm。
進一步,所述白蛋白包括人血清白蛋白(HSA)、牛血清白蛋白(BSA)、重組人血清白蛋白、卵清蛋白、卵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乳白蛋白、肌白蛋白、麥白蛋白、豆白蛋白中的一種或幾種。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白蛋白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白蛋白水溶液;
(2)向步驟(1)制備得到的白蛋白水溶液中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亞胺鹽酸鹽(EDC)和N-羥基琥珀酰亞胺(NHS),進行反應活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426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