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天線的輻射器以及基站天線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141738.2 | 申請日: | 2019-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138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訊;吳利剛;吳博;王小拓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普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8 | 分類號: | H01Q1/38;H01Q1/50;H01Q1/52;H01Q9/28;H01Q19/10;H01Q21/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胡海滔 |
| 地址: | 美國北卡***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天線 輻射器 以及 基站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天線的輻射器,所述輻射器包括輻射元件,所述輻射元件包括輻射臂和饋電部。所述輻射器還包括第一介質結構,所述第一介質結構構成為用于至少覆蓋相應的輻射元件的50%,所述第一介質結構的介電常數至少為3。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于天線的輻射器。所述輻射器包括輻射元件,所述輻射元件包括輻射臂和饋電部。所述輻射器還包括介質結構,所述介質結構減小輻射臂的第一電長度的至少20%,并且所述介質結構減小饋電部的第二電長度的至少20%。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基站天線,所述基站天線包括本發明所述的輻射器陣列。根據本發明的輻射器能夠在保持良好的帶寬性能下,實現輻射器的小型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概括而言涉及蜂窩通信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基站天線的輻射器。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基站天線,所述基站天線具有多個輻射器。
背景技術
當前,多輸入多輸出技術被視為下一代移動通信的核心技術。多輸入多輸出技術是指在發射端和/或接收端分別使用多個發射輻射元件陣列和/或接收輻射元件陣列,使信號通過多個輻射元件陣列來發射和/或接收,從而改善通信質量。然而,隨著在反射板上安裝的輻射元件陣列數量的增加,不同陣列的輻射元件之間的間隔顯著降低,這導致各陣列之間的耦合干擾變強,從而輻射元件的隔離性能變差,最終影響天線的波束成形。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克服現有技術中至少一個缺陷的用于天線的輻射器以及帶有該輻射器的基站天線。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天線的輻射器,所述輻射器包括輻射元件。所述輻射元件包括輻射臂和饋電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輻射器還包括第一介質結構,所述第一介質結構構成為用于至少覆蓋相應的輻射元件的50%,所述第一介質結構的介電常數至少為3。根據本發明的輻射器能夠在保持良好的帶寬性能下,實現輻射器的小型化。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輻射臂具有第一主表面和與第一主表面相對置的第二主表面,所述第一介質結構構成為用于至少部分地覆蓋在相應的輻射臂的第一主表面和/或第二主表面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質結構構成為用于基本上完全地覆蓋在相應的輻射臂的第一主表面和/或第二主表面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輻射臂和饋電部構造成一體式結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輻射臂和饋電部包括一個鈑金件。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輻射臂和饋電部構造成一體式的印刷電路板部件。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介質結構貼靠在相應的輻射元件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介質結構是與相應的輻射元件分立的部件。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質結構的覆蓋面積是能調節的。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輻射器還包括第二介質結構,所述第二介質結構設置在相鄰的兩個輻射臂之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介質結構固定在輻射臂、饋電部、基座和反射板中的至少一個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介質結構在相鄰的兩個輻射臂之間的延伸長度是能調節的。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介質結構在相鄰的輻射臂之間的位置是能調節的。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所述反射板上設有多個彼此間隔開距離的接合口,這些接合口構成為用于安裝多個第二介質結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設置饋電部介質結構,所述饋電部介質結構圍繞饋電部布置。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質結構的介電常數處于3至40之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介質結構的介電常數處于3至40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普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康普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4173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