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輸出電路、振蕩器和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141285.3 | 申請日: | 2019-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092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7 |
| 發明(設計)人: | 神崎實 | 申請(專利權)人: | 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5F1/56 | 分類號: | G05F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慶澤;鄧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出 電路 振蕩器 電子設備 | ||
輸出電路、振蕩器和電子設備。提供輸出電路,該輸出電路能夠降低在信號的輸入開始時所輸出的信號的波形紊亂的可能性。輸出電路具備:調節器,其根據施加在第1節點的第1電壓,向第2節點輸出第2電壓;前置驅動器,其輸入第1信號,根據所述第2電壓動作;以及輸出驅動器,其輸入來自所述前置驅動器的信號,輸出第2信號,所述調節器在所述前置驅動器處于待機狀態的期間,使所述第1節點與所述第2節點短接,所述調節器在所述前置驅動器從所述待機狀態轉移到通常動作狀態之后,控制成使所述第2電壓成為與所述第1電壓不同的電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輸出電路、振蕩器和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專利文獻1的圖10中記載了一種互補型電流源電路,該互補型電流源電路具備主電流源、向主電流源提供驅動信號的驅動電路、以及向驅動電路提供電源電壓的電源電路。在該互補型電流源電路中,從與主電流源斷開的電源電路向驅動電路提供電源電壓,從而驅動電路輸出與輸入信號對應的驅動信號,主電流源根據來自驅動電路的驅動信號使差動開關晶體管導通/截止而輸出差動電流。并且,通過將從主電流源輸出的電流轉換為電壓,能夠獲得具有與輸入信號對應的邏輯電平并且振幅和斜率進行了調整的差動信號,因此,可以用作輸出電路。根據這樣的結構的輸出電路,即使主電流源的電源電壓增減,由于向驅動電路提供電源電壓的電源電路維持恒定的電壓,因此,能夠抑制主電流源生成的差動信號的波形的變化。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335881號公報
在使用專利文獻1所述的互補型電流源電路的輸出電路中,當驅動電路的消耗電流發生變化時,提供給驅動電路的電源電壓發生變化。因此,實際上,難以將所輸出的差動信號保持成期望的波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如后述那樣,期望設置一種電壓控制機構,該電壓控制機構使用運算放大器比較電源電壓和基準電壓,從而使電源電壓保持更恒定。然而,即使在該情況下,特別是在啟動時等信號的輸入開始時,當驅動電路開始從電源電路引入大電流時,在電壓控制機構適當地起作用之前需要時間,因此,從電源電路提供的電壓瞬時大幅下降。因此,存在所輸出的信號的波形紊亂的問題。
發明內容
在本發明的輸出電路的一個方式中,具備:調節器,其根據施加給第1節點的第1電壓,向第2節點輸出第2電壓;前置驅動器,其被輸入第1信號,根據所述第2電壓進行動作;以及輸出驅動器,其被輸入來自所述前置驅動器的信號,輸出第2信號,所述調節器控制為:在所述前置驅動器處于待機狀態的期間,使所述第1節點與所述第2節點短接,在所述前置驅動器從所述待機狀態轉移到通常動作狀態之后,使所述第2電壓成為與所述第1電壓不同的電壓。
所述輸出電路的一個方式也可以具備向所述調節器提供控制信號的控制電路,所述調節器包括:第1晶體管,其電連接于所述第1節點與所述第2節點之間,根據柵極電壓向所述第2節點提供電流;放大器,其根據所述第2電壓,對所述第1晶體管的柵極電壓進行反饋控制;以及第2晶體管,其根據所述控制信號,對所述第1晶體管的柵極電壓進行控制,使所述第1節點與所述第2節點短接。
在所述輸出電路的一個方式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1節點和所述第2節點短接的期間,所述放大器的動作停止。
在所述輸出電路的一個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晶體管是耗盡型NMOS晶體管。
在所述輸出電路的一個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控制電路是復位端子被輸入復位信號、時鐘端子被輸入所述第1信號的D型觸發器電路。
本發明的振蕩器的一個方式具備:上述一個方式的所述輸出電路;和時鐘信號生成電路,其生成所述第1信號。
本發明的電子設備的一個方式具備:上述一個方式的所述輸出電路;和時鐘信號輸入電路,其被輸入從所述輸出電路輸出的所述第2信號。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第1實施方式的輸出電路的結構的圖。
圖2是示出比較例1的輸出電路的結構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未經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4128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