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冷型緊湊無遮攔自由曲面光學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139309.1 | 申請日: | 2019-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175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元;周曉斌;李明星;何玉蘭;李艷;孫濤輝;康文莉;王楠茜;宮經珠;韓梅;郭羽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2B17/06 | 分類號: | G02B17/06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陳星 |
| 地址: | 710065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冷 緊湊 遮攔 自由 曲面 光學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制冷型緊湊無遮攔自由曲面光學系統,該系統由依次排列的: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和第三反射鏡組成。三個反射鏡均為自由曲面,采用XY多項式或Zernike多項式,相對于同軸系統存在傾斜、或偏心與傾斜同時存在。三個反射鏡呈圓周排列,光線在空間上多次相交,結構緊湊。入射光線沒有被三個反射鏡遮攔,可以100%到達最終像面。光路中存在中間像面,位于第二反射鏡和第三反射鏡之間,靠近第二反射鏡。系統光闌位于第一反射鏡附近。本發明縮減了傳統離軸三反系統的體積,在緊湊的空間內實現了二次成像技術,使得出瞳位于第三反射鏡之后并位于交疊光路之外,可匹配制冷探測器冷闌,實現100%冷光闌效率,提高目標作用距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系統設計技術領域,主要涉及一種離軸反射式光學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可用于制冷型探測器的緊湊無遮攔自由曲面光學系統。
背景技術
大口徑(≥100mm)光學透射材料造價昂貴,且折射率均勻性、透過率等特性難以保證。而反射式光學系統沒有色差,成像光譜范圍寬,與結構材料相匹配能夠實現消熱差。因此,大口徑光學系統通常采用反射式結構。但是,同軸反射式系統存在中心遮攔,影響系統接收能量和成像質量,離軸反射系統能夠避免這些問題,然而傳統的離軸三反光學系統,空間排布不夠緊湊,不滿足越來越嚴苛的機載空間要求。
目前,結構緊湊的紅外離軸反射式光學系統多采用非制冷探測器。如王博發表的文章“非制冷離軸三反光學系統研究”,其中設計的離軸三反光學系統形式緊湊,用于非制冷紅外探測成像。然而,用于制冷型紅外探測器的光學系統通常需要冷闌匹配,使得光學系統形式復雜。長春理工大學姜晰文在“制冷型離軸反射光學系統研究”中設計一種滿足冷闌匹配的離軸反射光學系統,但是其體積較大,不能滿足結構緊湊的要求。美國專利US8616712,公開了一種非對稱光學系統和其設計方法,結構緊湊無遮攔,但是不滿足制冷探測器的冷闌匹配要求。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制冷型緊湊無遮攔自由曲面光學系統,解決制冷型離軸反射光學系統冷闌匹配的問題,利用自由曲面與二次成像技術,實現制冷型光學系統的緊湊設計。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所述一種制冷型緊湊無遮攔自由曲面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光闌、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和第三反射鏡;三面反射鏡均為XY多項式或Zernike多項式自由曲面,其中,第一面和第三面反射鏡光焦度為正,第二面光焦度為負;光闌位于第一面反射鏡附近;入射光線經三面反射鏡反射后,在光學系統內部交疊三次;出瞳位于第一反射鏡和第二反射鏡上邊緣連線之外,便于制冷探測器光闌耦合。
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一種制冷型緊湊無遮攔自由曲面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光路中存在中間像面,中間像面位于第一反射鏡與第二反射鏡之間,或者第二反射鏡與第三反射鏡之間。
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一種制冷型緊湊無遮攔自由曲面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光路參數滿足以下公式:
ze=(b2-b1)/(k1-k2) (1)
ye=k1*ze+b1 (2)
ye-k3*ze-b30 (3)
式中:b1、b2分別為0視場、邊緣視場過入瞳中心經第三反射鏡反射到達像面的光線的截距,k1、k2為這兩條光線的斜率;這兩條光線的交點為光學系統的出瞳中心(ye ze);k3、b3為邊緣光線經入瞳上邊緣,通過第一反射鏡和第二反射鏡之間的光線的斜率和截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未經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393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