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微電解法處理堿性品綠廢水的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125101.4 | 申請日: | 2019-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342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瑞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瑞鑫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6 | 分類號: | C02F9/06;C02F101/20;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領皓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任軍培;李婷 |
| 地址: | 05330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堿性品綠 廢水 廢水處理劑 酸堿調節劑 靜置沉淀 微電解法 過濾液 過濾 聚乙烯吡咯烷酮 廢水處理技術 廢水處理效率 微電解反應 混合顆粒 殼聚糖 生石灰 微電解 中堿性 重量份 檢測 曝氣 鐵粉 鐵碳 排放 | ||
1.一種基于微電解法處理堿性品綠廢水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向待處理的堿性品綠廢水中加入酸堿調節劑調節廢水的pH至5.5~6;
S2、向步驟S1得到的調節完pH值的廢水中加入廢水處理劑,攪拌40~60min,靜置沉淀1~2h;
S3、將靜置沉淀后的廢液過濾,向過濾液中加入酸堿調節劑,將過濾液的pH值調節至3~5;
S4、向步驟S3中得到的調節完pH值的過濾液中加入鐵碳混合顆粒,進行微電解反應,同時進行曝氣,反應1~1.5h,得到微電解后的溶液;
S5、向步驟S4得到的微電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生石灰,調節pH值至9~10,穩定后靜置沉淀;
S6、將步驟S5得到的沉淀后的溶液過濾,對過濾液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進行排放;
所述廢水處理劑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殼聚糖7~1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5份,鐵粉4.5~8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微電解法處理堿性品綠廢水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水處理劑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殼聚糖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鐵粉6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基于微電解法處理堿性品綠廢水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廢水處理劑的加入量為3.5~6.3mg/L。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微電解法處理堿性品綠廢水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廢水處理劑的加入量為4.8mg/L。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微電解法處理堿性品綠廢水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2具體為:向步驟S1得到的調節完pH值的廢水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后加入殼聚糖,攪拌10min至殼聚糖完全溶解,再加入鐵粉,攪拌40~60min,靜置沉淀1~2h。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微電解法處理堿性品綠廢水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將過濾液的pH值調節至3.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微電解法處理堿性品綠廢水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鐵碳混合顆粒中鐵碳質量比為1:1.5,鐵碳混合顆粒的加入量為300~500g/L。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基于微電解法處理堿性品綠廢水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鐵碳混合顆粒中鐵為鐵屑,碳為活性炭,所述鐵屑采用廢鐵片打磨成粉屑,經25%的稀鹽酸浸泡脫銹后用15%的氫氧化鈉浸泡,再用清水反復沖洗后備用,所述活性炭經50目篩篩選后待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微電解法處理堿性品綠廢水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曝氣時氣水比為10~15:1。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微電解法處理堿性品綠廢水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1之前還包括步驟S0、預處理:將待處理的堿性品綠廢水過濾除去廢水中的雜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瑞鑫化工有限公司,未經河北瑞鑫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2510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生活污水處理及磷素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飲用水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