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亮度補償方法、補償電路及其顯示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910122157.4 | 申請日: | 2019-02-19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597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8 |
發明(設計)人: | 張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9G5/10 | 分類號: | G09G5/10;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創同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馬陸娟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亮度 補償 方法 電路 及其 顯示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亮度補償方法、補償電路及其顯示裝置。亮度補償電路基于選定映射關系和初始亮度值確定亮度補償值以調節亮度,包括感測模塊,檢測環境光輸出光強信號;存儲模塊,存儲當前以及在先選取的映射關系曲線,當前選取的映射關系曲線與光強信號對應;判斷模塊,基于在先選取的映射關系曲線評估當前選取映射關系曲線得到閃爍預警信號,閃爍預警信號無效,根據當前選取的映射關系曲線更新選定映射關系,閃爍預警信號有效,不更新選定映射關系。本發明根據當前環境光強度、初始數據以及在先映射關系曲線,選取映射關系獲取補償亮度值進而調節顯示亮度,保證了用戶在當前環境光下可以有良好的視覺體驗,也保證了顯示裝置的顯示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亮度補償方法、補償電路及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終端技術的不斷發展,顯示裝置移動導致其在不同亮度的環境下被使用,而環境光強度會經常變化,因此顯示裝置的屏幕顯示亮度也需要隨之變化以緩解人們觀看顯示屏時的眼疲勞。為了達到在室外強光環境下顯示裝置的屏幕畫面可見,顯示裝置的顯示驅動系統中一般會包括一種亮度補償電路。
如圖1所示的現有技術中的一種亮度補償電路100,包括選擇模塊110、調節模塊120、感測模塊130,感測模塊130用于實時檢測環境光并獲得表征環境光強度的光強信號light。選擇模塊110連接感測模塊130,根據接收的環境光強信號light的光強度從預存的若干映射關系曲線中選擇對應的映射關系曲線remap并輸出。調節模塊120根據接收的映射關系曲線remap調節待顯示的初始數據data得到亮度補償值并輸出調節后的灰階數據pixel。
具體地,如圖2a、圖2b所示,映射關系曲線remap表征初始數據的灰階亮度值與調節后的目標亮度值的對應關系。如圖可見,圖2a中的環境光強信號light1的光強度低于圖2b中的環境光強信號light2的光強度,因此,驅動裝置100根據上述兩個環境光強信號選擇得到的映射關系曲線remap1的調節力度小于映射關系曲線remap2,即經調節后的顯示數據pixel2的灰階亮度值大于顯示數據pixel2的灰階亮度值。
即現有技術中的亮度補償電路100根據環境光的變化實時選擇合適的映射關系曲線調節顯示數據的灰階亮度值,即環境光較亮時顯示數據的灰階亮度值調高,當環境光較暗時顯示數據的灰階亮度值調低,保證了顯示裝置的光下可見性。
然而現有技術中,根據環境光調節顯示數據的灰階亮度值的方法中,當環境光強度呈瞬時變化的狀態時,亮度補償電路對顯示數據的亮度頻繁調節,會導致顯示裝置的顯示屏出現人眼可見的畫面閃爍現象,給用戶帶來較差的視覺體驗。
鑒于此,需要提供一種亮度補償方法、補償電路及其顯示裝置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亮度補償方法、補償電路及其顯示裝置,以提升顯示裝置的顯示效果和用戶的視覺體驗。
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亮度補償電路,基于選定映射關系和初始亮度值確定亮度補償值,以根據所述亮度補償值和所述初始亮度值調節顯示裝置的顯示亮度,包括:感測模塊,檢測環境光強度,輸出表征當前環境光強度的光強信號;存儲模塊,用于存儲當前以及在先被選取出的連續多個映射關系曲線,所述當前選取的映射關系曲線與接收的所述光強信號相對應;判斷模塊,與所述存儲模塊相連,基于在先選取出的連續多個所述映射關系曲線評估當前選取的所述映射關系曲線,并根據評估結果提供閃爍預警信號,其中,當所述閃爍預警信號無效時,所述判斷模塊根據當前被選取的所述映射關系曲線更新所述選定映射關系,當所述閃爍預警信號有效時,所述判斷模塊不更新所述選定映射關系。
可選地,所述存儲模塊包括:第一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所述當前選取的映射關系曲線;以及第二存儲單元,將與所述選定映射關系對應的曲線作為在先選取的所述映射關系曲線存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2215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