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經皮腎鏡手術的腎鏡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120102.X | 申請日: | 2019-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83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廖錦先 | 申請(專利權)人: | 廖錦先 |
| 主分類號: | A61B1/015 | 分類號: | A61B1/015;A61B1/018;A61B1/04;A61B1/06;A61B1/313 |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陳文福 |
| 地址: | 516000 廣東省惠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經皮腎鏡 手術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經皮腎鏡手術的腎鏡,包括硬質內鏡、與硬質內鏡端部連通的若干器械通道、進水通道、出水通道、冷光源輸入端、目鏡輸入端和圖像數據輸出端,硬質內鏡為直線型,硬質內鏡前端為非彎曲端,前端即為硬質內鏡軸向前進方向的前端,硬質內鏡的前端端口所在平面與硬質內鏡的徑向平面之間的夾角為30~60°,硬質內鏡內部設有液體通道、激光裝置和成像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醫用器械領域,具體涉及現代醫學開展經皮腎手術的一種新型醫療工具,即一種經皮腎鏡。
背景技術
經皮腎鏡手術是解決腎結石問題的手段,硬質經皮腎鏡通過腰部建立的一條皮膚到腎臟的通道進入腎臟內,利用激光、超聲等碎石工具,將腎結石擊碎取出,由于創口小,所以給人體造成的損傷也很小。
現有技術中,經皮腎鏡手術在處理死角部位的結石時,由于傳統硬景鏡頭端的視向角可視范圍有限,可能導致尋找結石困難,并且器械通道與水通道為一體,即便結石處于可視范圍內,由于激光光纖不可自行彎曲,仍無法瞄準進行碎石,如果強行改變進鏡角度或增加穿刺通道,則會導致腎臟組織的損傷,并延長手術時間,增加通道出血等并發癥的幾率。
現有中國專利(如CN202859076U、CN202682049U等)公開了前端可彎曲的經皮腎鏡,前端設計可彎曲,但該技術方案會額外增加手術的操作難度,在經皮腎鏡手術中尤其是腎積水不明顯、盞頸狹窄等情況時并不實用。而直線鏡體才是經皮腎鏡手術的最佳選擇,但直線鏡體仍存在前述諸多不足。
發明內容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經皮腎鏡手術的腎鏡,包括硬質內鏡、與硬質內鏡端部連通的若干器械通道、進水通道、出水通道、冷光源輸入端、目鏡輸入端和圖像數據輸出端,硬質內鏡為直線型,硬質內鏡前端為非彎曲端,前端即為硬質內鏡軸向前進方向的前端,硬質內鏡的前端端口所在平面與硬質內鏡的徑向平面之間的夾角為30~60°,硬質內鏡內部設有液體通道、激光裝置和成像裝置。
進一步的,成像裝置包括冷光源輸出端、光學鏡頭和光學傳導通,光學鏡頭大小不小于3.6mm,鏡頭視場角100°或以上;光學傳導通道分別連接光學鏡頭與圖像數據輸出端;冷光源輸出端連接冷光源輸入端。冷光源輸出端用于提供光源。
進一步的,硬質內鏡的前端端口集成設置有液體通道的出水孔、光學鏡頭、冷光源輸出端的出光孔和激光裝置的發射孔。光學鏡頭所在平面與硬質內鏡的徑向平面呈傾斜設置,光學鏡頭所在平面與硬質內鏡的徑向平面之間的夾角為鏡頭視向角,鏡頭視向角為30~60°。液體通道的出水孔分別連通進水通道、出水通道。
進一步的,激光裝置的發射孔發射的激光路徑垂直于光學鏡頭所在平面。優選的,激光裝置采用光纖傳輸激光,光纖從器械通道連接激光發生器。器械通道的入口位于硬質內鏡后端,采用激光裝置對復雜性結石進行激光碎石,提高傳統經皮腎鏡的碎石效果,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后并發癥的幾率。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的經皮腎鏡通過硬質內鏡的前端端口傾斜設置,增大了鏡頭視向角度擴大了視野,在臨床上處理復雜性結石時,可以通過沿硬質內鏡軸向移動硬質內鏡情況下,即可增加激光碎石的有效范圍,減少硬質內鏡前端彎曲對腎臟組織的損傷,并提高了碎石效率,減少結石殘留,提高了一期經皮腎鏡手術的碎石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經皮腎鏡可通過如下步驟進行經皮腎鏡手術:
(1)進入病灶位:
首先借助移動式C型臂X光機或B超引導準確定位,經皮穿刺、逐漸擴張,放置通道鞘建立經皮腎通道,再輕柔和緩地操作本鏡,在鏡管全段伸直的狀態下,經腎通道鞘進入腎臟內,使本鏡無死角的進入腎盂內、各腎盞內、或輸尿管上段進行內窺式手術探查;
(2)激光碎石術前的準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廖錦先,未經廖錦先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2010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