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聯合循環能量梯級利用的蓄熱耦合抽汽集成系統及其運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108082.4 | 申請日: | 2019-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638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8 |
| 發明(設計)人: | 高新勇;彭桂云;鄭立軍;莊榮;常浩;黃海舟;俞聰;李成磊;何曉紅;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K7/16 | 分類號: | F01K7/16;F01K7/38;F01K11/02;F01K17/02;F01K1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張狄峰 |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聯合 循環 能量 梯級 利用 蓄熱 耦合 集成 系統 及其 運行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聯合循環能量梯級利用的蓄熱耦合抽汽集成系統及其運行方法,包括:余熱鍋爐、汽輪機高壓缸、汽輪機低壓缸、發電機、凝汽器、凝結水泵、熱水換熱器、軸封加熱器、除氧器、第一減溫減壓裝置、做功設備、動力設備、熱網加熱器、疏水換熱器、熱網循環泵、熱水蓄熱器、第一循環泵、第二循環泵和散熱器。本發明基于能量梯級利用原理,并結合蒸汽余能利用方式,進行不同抽汽方式的集成設計,有效提高6FA型聯合循環機組熱電解耦運行能力,同時利用熱水蓄熱器,既提升了聯合循環機組的調峰能力,又保證了聯合循環機組全工況下的對外供暖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提升熱電機組靈活性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聯合循環能量梯級利用的蓄熱耦合抽汽集成系統及其運行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政策逐漸重視新能源的推廣,降低火電機組的比例,使得火電機組的發展面臨嚴峻考驗。當前,為提高火電機組的綜合能源利用效率,并爭取更多的發電利用小時數,深度挖掘火電機組的供熱能力,越來越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燃氣熱電聯產是一種熱能、電能同時生產的能源利用形式,它將高品位的熱能用于發電,低品位的熱能用于供熱,既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又減少了環境污染,在節能降耗和減少污染排放方面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目前,燃氣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系統主要面臨的問題是熱電比偏低,常規燃氣熱電聯產組合所產生的熱電比例是有一定局限的,越是先進的、轉換效率高的機組,熱電比越小,以10萬kW機組為例,其熱電比為0.7左右。特別是面臨當前火電深度調峰的嚴峻形勢下,機組常以低負荷工況運行,此時機組對外供熱能力更低,由此對供熱安全性造成了嚴重影響。然而,現有技術如專利“一種聯合循環的熱電聯供系統(專利號201310401252.0)”,是利用高排抽汽減溫減壓后對外供熱,該技術缺陷是:(1)未考慮能量的梯級利用,直接減溫減壓的做功能力損失較大;(2)未考慮火電深度調峰需要,為滿足外界供熱,機組需以高負荷運行,機組調峰能力差。現有技術如專利“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供熱系統(申請號201710534092.5)”,是利用中排抽汽或余熱鍋爐的低壓補汽為外界提供供熱所需的蒸汽及制冷所需的蒸汽,多余低壓補汽可輸送至臨機蒸汽管中,該技術的特點是僅考慮外界供熱需求,而未考慮機組電力調峰需求,僅利用中壓排汽或鍋爐低壓補汽作為抽汽來源,無法充分挖掘機組的調峰能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性能可靠的用于聯合循環能量梯級利用的蓄熱耦合抽汽集成系統及其運行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0808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分叉氣膜孔
- 下一篇:一種低參數熱回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