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軟件需求描述規則語言與轉換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104562.3 | 申請日: | 2019-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180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戴文斌;宋亦能;楊根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8/10 | 分類號: | G06F8/10;G06F40/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鄭立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軟件 需求 描述 規則 語言 轉換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軟件需求描述規則語言與轉換方法,涉及軟件需求描述技術領域。該軟件需求描述規則語言使用JSON格式模型,基于JSON格式的描述方式對軟件需求進行描述。按照面向對象的模型描述規則來定義層級結構,通過對象的嵌套表示上下層級之間的關系,層級結構的節點對象的屬性包括基礎屬性與擴展屬性。基礎屬性包括ID、名稱、類型。擴展屬性由使用者自行定義。本發明提出的轉換方法用于實現所述軟件需求描述規則語言與UML軟件需求描述語言之間的相互轉換,可以將UML格式模型轉為JSON格式模型;還可以將JSON格式模型轉為UML格式模型。本發明可以得到結構簡潔的模型,并使之具有較高的通用性及易讀性,較低的專業知識要求和較高的可擴展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軟件需求描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軟件需求描述規則語言與轉換方法。
背景技術
在目前的軟件需求分析描述中,業界廣泛采用基于UML的需求描述語言,但是這種基于UML的需求描述語言專業性太強,且存儲格式使用XML,通用性以及易讀性差,同時又無法自定義擴展需求描述規則。因此亟需一種新型需求描述語言以及與多種現存描述語言的自動轉換方法,以便能夠使用新定義的需求描述規則語言統一描述需求模型,適用于多種設備進行操作,并且能夠兼容已有的成熟需求描述語言,實現新的需求描述語言和已有的需求描述語言之間的互相轉換。
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軟件需求描述規則語言與轉換方法,以得到結構簡潔的模型,并使之具有較高的通用性及易讀性,較低的專業知識要求和較高的可擴展性。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降低專業要求與學習曲線事件,如何使新的軟件需求描述規則語言與轉換方法能夠在無需任何軟件需求工程專業背景與內部架構的條件下均能夠得到應用,并增加描述語言的通用性及易讀性,實現需求描述的可擴展性,同時可自定義需求規則進行需求描述方式的擴展,實現新的描述規則語言與基于UML的軟件需求描述語言之間的自動相互轉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軟件需求描述規則語言,包括JSON格式模型,所述JSON格式模型基于JSON格式的描述方式對軟件需求進行描述。
進一步地,所述JSON格式模型被設置為層級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層級結構按照面向對象的模型描述規則來定義,通過對象的嵌套表示上下層級之間的關系,所述層級結構的節點對象的屬性包括基礎屬性與擴展屬性。
進一步地,所述基礎屬性包括ID、名稱、類型。
進一步地,所述擴展屬性被設置為由使用者自行定義。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軟件需求描述規則語言轉換方法,應用于將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件需求描述規則語言與UML軟件需求描述語言之間的相互轉換,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將UML格式模型轉為JSON格式模型;
步驟S2、將JSON格式模型轉為UML格式模型。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1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1、將XML中的元素映射至所述JSON格式模型中的對象名稱,將XML中的元素內容映射至所述JSON格式模型中的對象名稱所對應的值;
步驟S1.2:將XML元素的子元素映射至所述JSON格式模型的名稱下的子對象;
步驟S1.3:回到步驟S1.1進行遞歸操作,遍歷整個XML文檔;
步驟S1.4、根據定義的描述規則,篩選基于所述JSON格式模型的對象,保留所需的所述對象,刪除其余所述對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0456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