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融合用戶隱式物品偏好與隱式信任的可解釋推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102002.4 | 申請日: | 2019-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337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森云鏈(成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9535 | 分類號: | G06F16/9535;G06Q30/02;G06Q30/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融合 用戶 物品 偏好 信任 可解釋 推薦 方法 | ||
1.一種融合用戶隱式物品偏好與隱式信任的可解釋推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從互聯網中采集用戶數據對其進行預處理,生成用戶行為數據存放到用戶行為信息數據庫;
步驟2:基于訓練集構建用戶—方面偏好矩陣P和物品—方面質量矩陣Q;
步驟3:利用基于評分的矩陣分解方法將步驟2中的用戶—方面偏好矩陣P分解成用戶—潛特征矩陣U和方面—潛特征矩陣X的乘積,將物品—方面質量矩陣Q分解成物品—潛特征矩陣V和方面—潛特征矩陣Y的乘積;
步驟4:將用戶潛特征和物品潛特征融合得到預測的用戶評分矩陣,將其作為用戶原始評分矩陣R的近似;
步驟5:利用步驟2中的用戶方面偏好矩陣P和物品方面質量矩陣Q構建用戶的隱式物品偏好Z矩陣;
步驟6:利用觀測到的用戶評分和評論信息挖掘用戶隱式信任;
步驟7:將隱式物品偏好和隱式信任修正預測的評分,得到最終預測的評分值,模型的參數可以通過優化如下模型得到:
其中,代表弗羅貝尼烏斯范數,β1,β2,λ1,λ2是為了防止模型過擬合設置來控制各部分貢獻的參數,該模型的參數U,V,X,Y可根據梯度下降法更新,Ti,j是指用戶i對用戶j的隱式信任度,Ti,j∈T,Ui,Uj分別代表用戶i和用戶j的潛特征向量,Ui,Uj∈U,M是用戶數;
步驟8:利用RMSE和MAE對本方法的性能好壞進行評估;
步驟9:給用戶預測評分推薦Top-k個物品,同時根據用戶對物品偏好和用戶隱式信任來給出推薦解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用戶隱式物品偏好與隱式信任的可解釋推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采集的數據至少包括用戶唯一ID、物品唯一的ID、用戶對物品的評論文本內容、用戶評分數據存放于用戶行為信息數據庫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用戶隱式物品偏好與隱式信任的可解釋推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用戶—方面偏好矩陣P和物品—方面質量矩陣Q是根據基于評論的方面矩陣分解的AMF模型得到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用戶隱式物品偏好與隱式信任的可解釋推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是根據矩陣分解方法將步驟2中的用戶—方面偏好矩陣P分解成用戶—潛特征矩陣U和方面—潛特征矩陣X的乘積,將物品—方面質量矩陣Q分解成物品—潛特征矩陣V和方面—潛特征矩陣Y的乘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用戶隱式物品偏好與隱式信任的可解釋推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是將用戶潛特征和物品潛特征融合得到預測的用戶評分矩陣,將其作為用戶原始評分矩陣R的近似:
R≈UVT (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用戶隱式物品偏好與隱式信任的可解釋推薦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步驟2中的用戶方面偏好矩陣P和物品方面質量矩陣Q構建用戶的隱式物品偏好Z矩陣,其計算方式如下:
zu,i,k是用戶u對物品i的第k個方面的隱式方面偏好,zu,i是用戶u對物品i的隱式物品偏好(zu,i∈Z),pu,k是用戶u對第k個方面的方面偏好值(pu,k∈P),qi,k是物品i關于第k個方面的方面質量值(qi,k∈Q),L是方面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森云鏈(成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森云鏈(成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0200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用戶興趣自適應演化的動態推薦方法
- 下一篇:用于推送信息的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