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土壤對面源污染凈化分析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100266.6 | 申請日: | 2019-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572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桂中;孫長虹;凌文翠;陳大地;李煥利;方瑤瑤;李真真;范玉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3/24 | 分類號: | 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廣友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張仲波 |
| 地址: | 10003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源污染 降雨模擬 滲流模擬 徑流 分析裝置 固定底座 出水口 土壤層 土壤 污染源 污染 水污染治理 轉子流量計 凈化效果 模擬降雨 能力影響 土壤凈化 凈化 出水管 放空口 噴水管 水龍頭 平鋪 分析 | ||
1.一種土壤對面源污染凈化分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降雨模擬、面源污染模擬和徑流及滲流模擬,該裝置前端固定有底座一(8),裝置后端固定有底座二(9),降雨模擬位于面源污染模擬正上方,徑流及滲流模擬位于面源污染模擬下方;其中,降雨模擬包括水龍頭、轉子流量計(2)和噴水管(3),降雨模擬安裝在固定架(1)上,轉子流量計(2)置于水龍頭和噴水管(3)之間,噴水管(3)下方開有兩排均勻的濾水孔;面源污染模擬包括污染源;徑流及滲流模擬包括土壤層、出水管(4)、出水口(5)、頂端出水口(7)和放空口(6),徑流及滲流模擬通過出水管(4)及小砂子將土壤層分為上層土壤層、中層土壤層和下層土壤層,每層土壤層設有出水口(5),上層土壤層上部設置頂端出水口(7),下層土壤層下部設置放空口(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對面源污染凈化分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源平鋪在上層土壤層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對面源污染凈化分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4)上部和下部為鋼材,出水管(4)側邊為鏤空,出水管(4)四周包有網紗,出水管(4)分三層,分別設置在上層土壤層、中層土壤層和下層土壤層中,上層土壤層和下層土壤層中均勻設置五根出水管(4),中層土壤層中設置六根出水管(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對面源污染凈化分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5)能夠打開或閉合,出水口(5)與出水管(4)直接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對面源污染凈化分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為長方體,長3m,寬1.5m,高0.6m;所述底座一(8)高度為8cm,底座二(9)高度為3cm,出水管(4)在裝置內沿寬度方向布置,上層土壤層出水管(4)和下層土壤層出水管(4)距離裝置兩邊均為50cm,中間土壤層出水管(4)距離裝置兩邊為25cm,噴水管(3)設置在上層土壤層上方1m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對面源污染凈化分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源污染模擬位于降雨模擬噴水管(3)的濾水孔正下方。
7.應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對面源污染凈化分析裝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如下:
S1:根據年均降雨量,確定降雨模擬的噴灑量;
S2:布置裝置內的小砂子、土壤層和出水管(4),每層土壤層之間用碎石子隔開,出水管(4)四周包網紗,保證每層土壤的水均能通過出水口(5)流出;
S3:打開水龍頭,噴水管(3)進行噴水;
S4:采集裝置不同土壤層之間設置的出水口(5)的出水,縱向分析不同深度土壤對污染源凈化效果;
S5:采集裝置同一層不同位置的出水口(5)的出水,橫向分析土壤對污染源凈化效果;
S6:采集裝置放空口(6)和頂端出水口(7)兩個不同深度的總出水口的出水,分析污染源經過土壤徑流及滲流模擬后水質凈化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未經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0026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