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自定義交換策略的多協議通信交換控制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98000.2 | 申請日: | 2019-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314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唐雷雷;賀占莊;和攀峰;徐丹妮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12/40;G06F13/4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65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自定義 交換 策略 協議 通信 控制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自定義交換策略的多協議通信交換控制器,包括全局多路總線選通控制模塊,將1路wishbone總線接口轉換成n路wishbone總線接口,n路wishbone總線接口分別與全局寄存器控制模塊和n?1個交換端口控制模塊連接;全局寄存器控制模塊,與全局多路總線選通控制模塊連接,用于配置該控制器的全局寄存器;交換端口控制模塊,進行五種通信協議控制器的切換,對端節點數據幀和端節點狀態幀的過濾、接收和轉發,對交換機狀態幀的產生、發送、過濾和接收,還包括對上述三種幀的發送仲裁控制。通過設置五種通訊協議,實現了五種通信協議的自定義交換策略。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多協議數據通信交換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自定義交換策略的多協議通信交換控制器。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網絡通信中,異步串口UART通信、同步串口HDLC通信,CAN通信支持點對點通信和總線式組網通信,這三種通信協議都無法組成交換式網絡,不支持交換式網絡通信。在現有的技術中,沒有一個可以支持三種通信協議相互轉換的協議轉換控制器,也沒有一個可以支持三種通信協議的混合協議數據交換控制器。
這三種通信協議的特點:(1)僅支持點對點通信或者總線式組網通信,不支持交換式組網通信;(2)沒有支持三種通信協議的轉換平臺;(3)沒有支持三種通信協議的混合協議數據交換平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自定義交換策略的多協議通信交換控制器;通過設置五種通訊協議,實現了五種通信協議的自定義交換策略。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自定義交換策略的多協議通信交換控制器,全局多路總線選通控制模塊,將1路wishbone總線接口轉換成n路wishbone總線接口,n路wishbone總線接口分別與全局寄存器控制模塊和n-1個交換端口控制模塊連接;全局寄存器控制模塊,與全局多路總線選通控制模塊連接,用于配置該控制器的全局寄存器;交換端口控制模塊,進行五種通信協議控制器的切換,對端節點數據幀和端節點狀態幀的過濾、接收和轉發,對交換機狀態幀的產生、發送、過濾和接收,還包括對上述三種幀的發送仲裁控制;交換控制模塊,對交換端口控制模塊進行路由查詢和數據交換存儲控制,同時獲取交換機內部狀態信息,并產生交換機狀態幀;存儲模塊,存儲交換端口控制模塊的單播數據幀、多播數據幀和廣播數據幀。
更進一步的,本發明的特點還在于:
其中交換端口控制模塊包括:交換端口控制模塊包括:接口控制模塊,完成交換端口控制模塊內部多路總線選通、內部發送緩存和接收緩存的控制;局部寄存器控制模塊,與接口控制模塊連接,配置交換端口控制模塊內的局部寄存器;與接口控制模塊連接的UART通信控制器模塊、CAN通信控制器模塊、HDLC通信控制器模塊、高速422通信控制器模塊、高速485通信控制器模塊;串行數據選通控制模塊,完成對串行發送數據和串行接收數據的選通,并且選擇上述五種通信協議控制器中的一種,然后實現對串行發送數據的發送和對串行接收數據的接收。
其中接口控制模塊包括:多路總線選通控制模塊,將1路wishbone總線接口轉換成6路wishbone總線接口,分別對相應的局部寄存器模塊和五種通信協議控制器進行配置;緩存控制模塊,完成對發送數據、接收數據和交換機狀態數據進行讀或寫控制,對發送數據組幀和校驗計算,對接收數據過濾和校驗計算,交換機狀態數據來自交換控制模塊;發送數據緩存模塊,存儲需要轉發的數據,數據包括端節點數據幀和端節點狀態幀;且數據來自存儲模塊,通過多路總線選通控制模塊和緩存控制模塊發送到五種通信控制器模塊中的一個;接收數據緩存模塊,存儲接收的數據,數據包括端節點數據幀和端節點狀態幀;且數據來自五種通信控制器模塊中的一個,通過多路總線選通控制模塊和緩存控制模塊寫入存儲模塊中;交換機狀態數據緩存模塊,存儲交換機狀態幀數據,通過多路總線選通控制模塊和緩存控制模塊發送到五種通信控制器模塊中的一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未經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980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