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引導輪用修復方法、引導輪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97459.0 | 申請日: | 2019-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195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4 |
| 發明(設計)人: | 丁小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小峰 |
| 主分類號: | B24B9/04 | 分類號: | B24B9/04;B23P6/00 |
| 代理公司: | 11471 北京細軟智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劉靜培 |
| 地址: | 021000 內蒙古自治區呼*** | 國省代碼: | 內蒙;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引導輪 耐磨材料 修復區域 修復 打磨 磨損 大型機械設備 磨損區域 耐磨板材 耐磨焊材 增設 投資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引導輪用修復方法、引導輪,涉及大型機械設備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磨損后的引導輪需要更換,但更換引導輪投資較大的技術問題。該方法包括以下內容:對引導輪的待修復區域進行打磨,在打磨完后的所述待修復區域上增設耐磨材料,所述耐磨材料為耐磨焊材或者耐磨板材。本發明用于修復引導輪的磨損區域,使磨損后的引導輪能夠正常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大型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引導輪用修復方法、引導輪。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引導輪一般用于挖掘機或推土機中,用于對鏈條的行走起導向作用,引導輪上的凸臺能延伸進鏈條(如卡特鏈條)的兩個鏈節之間的間隙中,引導輪的兩個輪肩會與卡特鏈條的鏈節長期接觸摩擦,所以引導輪使用過程中沿引導輪的周向方向,兩個輪肩的周向側面磨損嚴重。輪肩周向側面磨損最直觀的結果就是輪肩的直徑相對于標準輪肩直徑(未磨損狀態下的輪肩直徑)明顯減小。
現有技術中,磨損后的引導輪一般會丟棄,然后購置新的引導輪更換在機器上使用。但是,部分種類的引導輪價格昂貴(≥10000元/個),更換新的引導輪增加了使用者的成本。
本申請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技術問題:
現有技術中的引導輪磨損后直接丟棄,更換新件,當引導輪的價格較高時,使用者更換引導輪時投資很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引導輪用修復方法、引導輪,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磨損后的引導輪需要更換,但更換引導輪投資較大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諸多技術方案中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能產生的諸多技術效果(操作簡便、可靠性高)詳見下文闡述。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引導輪用修復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對引導輪的待修復區域進行打磨,在打磨完后的所述待修復區域上增設耐磨材料,所述耐磨材料為耐磨焊材或者耐磨板材。
優選的,所述引導輪用修復方法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S1:沿所述引導輪的周向方向上對所述引導輪待修復的輪肩進行打磨;
S2:將環形耐磨圈套設在被打磨的所述輪肩上,連接所述環形耐磨圈和所述引導輪。
優選的,所述環形耐磨圈和所述引導輪焊接連接。
優選的,所述環形耐磨圈與被打磨的所述輪肩過盈配合。
優選的,所述環形耐磨圈的一端加工第一焊接坡口,所述環形耐磨圈的另一端加工第二焊接坡口。
優選的,所述環形耐磨圈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1:根據標準輪肩直徑選擇對應厚度的耐磨板,將所述耐磨板長度方向上的兩個端面加工成相互平行的兩個斜面;
A2:沿所述耐磨板的長度方向卷繞所述耐磨板使其形成圓環狀,將兩個所述斜面焊接在一起;
A3:在所述環形耐磨圈的一端加工第一焊接坡口,在所述環形耐磨圈的另一端加工第二焊接坡口。
優選的,所述第一焊接坡口呈錐形結構,且所述第一焊接坡口從所述環形耐磨圈一端的端面延伸至所述環形耐磨圈的內壁上。
優選的,所述第二焊接坡口呈錐形結構,且所述第二焊接坡口從所述環形耐磨圈的周向側面延伸至所述環形耐磨圈另一端的內壁上。
優選的,對所述引導輪待修復的輪肩進行堆焊處理。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引導輪,所述引導輪由所述引導輪用修復方法修復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小峰,未經丁小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9745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