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垃圾桶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910095842.2 | 申請日: | 2019-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983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伍銳龍;伍啟生;袁澤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山市捷達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F1/14 | 分類號: | B65F1/14;B65F1/06;B65F1/16;B65F1/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駿思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吳靜芝 |
| 地址: | 5292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垃圾桶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垃圾桶。本發(fā)明所述的垃圾桶包括垃圾外桶、設置在垃圾外桶內的垃圾內桶,所述垃圾外桶內設有與垃圾內桶相連的進風管道、出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風管道的出口朝向出風管道的入口,所述出風管道的入口處設有迷宮式風道,所述迷宮式風道設有對應進風管道出口的入風口、對應出風管道入口的第一出風口、對應垃圾內桶入口的第二出風口。本發(fā)明所述的垃圾桶不僅能夠有效避免攜帶垃圾的氣流全部進入內桶,進而有助于避免塑膠袋揚起,而且固定架不會長時間地與垃圾直接接觸,從而無需頻繁清洗固定架,使用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垃圾桶,其包括垃圾外桶、垃圾內桶,所述垃圾外桶內設有連接腔、進風管道、出風管道,所述連接腔分別與進風管道、出風管道、垃圾內桶相連通,所述連接腔位于垃圾內桶的上方。
背景技術
在打掃衛(wèi)生間時,清掃細碎的紙屑、毛發(fā)、灰塵并丟入垃圾桶的過程,總是費時費力還容易留有殘余,特別是處理濕毛發(fā),而用吸塵器又覺得麻煩。針對這一痛點,現(xiàn)有技術出現(xiàn)了一種帶有吸塵功能的智能垃圾桶。
中國專利公告號CN105966802B公開了一種套垃圾袋的吸塵垃圾桶,參見圖1,圖1為套垃圾袋的吸塵垃圾桶的結構示意圖,該吸塵垃圾桶包括桶體1、內桶組3、風輪機組4。其中,桶體1的頂部開口處設有頂蓋2,桶體1頂蓋2下面為容置內桶組3的容腔,容腔側壁設有進氣管道13和排氣管道14,進氣管道13與桶體1的進氣口11相連,排氣管道14通過風輪機組4與桶體1的排氣口12相連。內桶組3包括內桶32、固定架31、塑膠袋33,內桶32放置在桶體1的空腔內;固定架31的頂部及底部開口,固定架31頂部周側設有壓環(huán)以壓固塑膠袋33開口周邊于內桶32周側邊沿。固定架31側壁設有內桶入口311和內桶出口312,內桶入口311為L狀彎管,彎管進口跨過內桶32形成入口壓部,彎管進口與桶體1的進氣管道13相通,彎管出口對著內桶32底面且與塑膠袋33空腔相通;內桶出口312向桶體1的排氣管道14延伸形成出口壓部,且內桶出口312與塑膠袋33空腔連通。風輪機組4包括風機41以及配合的電機42,風輪機組4安裝在桶體1排氣管道14出口處,風輪機組4產(chǎn)生負壓氣流以吸附垃圾桶進氣口11處的垃圾進入垃圾桶內。
該套垃圾袋的吸塵垃圾桶的工作過程包括如下步驟:
一、將塑膠袋33套入垃圾袋固定架31,再將垃圾袋固定架31與內桶32結合形成內桶組3,置入吸塵垃圾桶內,蓋上垃圾桶頂蓋2;
二、打開電源開關啟動,垃圾由進氣口11吸入,通過進氣管道13,由內桶入口311排入內桶32;
三、垃圾進入內桶32后,向下的氣流向內桶32底部行進,之后藉由位于內桶32底部的導流板321,使氣流減速,并方向改變向上吹,產(chǎn)生第1次水/固/氣分離,重的垃圾,沉于內桶32底部,同時,套于內桶32中的塑膠袋33也不會揚起;
四、垃圾中分離后的粉塵或較輕的垃圾,藉由流向垃圾桶蓋方向吹,粉塵及較輕的垃圾碰到垃圾桶蓋后再次減速,往內桶32底部方向前進;
五、粉塵及較輕的垃圾到達內桶32之后,使氣流方向改變再次向上并減速,進行第二次水/固/氣分離,較重的污物向桶底沉積,而氣體及較輕的粉塵,由內桶出口312進入桶體1的排氣管道14并由排氣口12排出。
雖然該套垃圾袋的吸塵垃圾桶可以打開頂蓋2丟垃圾到塑膠袋33內,也可以自動吸附進氣口11附近垃圾而落入塑膠袋33內,但是攜帶垃圾的氣流是全部進入內桶32的,接著再從內桶32進入桶體1的排氣管道14,這種氣流流向方式容易引起塑膠袋33揚起。揚起的塑膠袋33可能會被氣壓吸附在內桶出口312處,塑膠袋33封堵內桶出口312會導致吸塵垃圾桶不能達到吸塵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山市捷達電器有限公司,未經(jīng)臺山市捷達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9584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