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吊掛式單軌車輛滾動振動試驗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95628.7 | 申請日: | 2019-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127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宋燁;鄔平波;蔣詠志;劉潮濤;賈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8 | 分類號: | G01M17/08;G01M7/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李蕊 |
| 地址: | 610031***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梁 單軌車輛 傳送帶 活動設置 轉向架 履帶 振動試驗裝置 對稱設置 運行狀態 吊掛式 下表面 車體 減震器 滾動 垂向作動器 橫向作動器 縱向作動器 橫向設置 模擬車輛 模擬試驗 試驗裝置 有效解決 側面 導向輪 走行輪 作動器 掛式 激振 了吊 對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吊掛式單軌車輛滾動振動試驗裝置,包括單軌車輛,單軌車輛包括車體和轉向架,車體通過減震器設置在轉向架上,轉向架活動設置在軌道梁內,軌道梁上方對稱設置有若干垂向作動器,軌道梁兩側各橫向設置有兩個對稱的橫向作動器,軌道梁兩端各對稱設置有兩個縱向作動器;軌道梁下表面和側面兩側均設置有履帶傳送帶,軌道梁下表面的履帶傳送帶活動設置有若干走行輪,側面的履帶傳送帶上活動設置有若干導向輪。本發明通過多個方向作動器的結合,同時在各個方向對軌道梁進行激振,有效的模擬了吊掛式單軌車輛的運行狀態,有效解決了試驗裝置不能有效模擬車輛運行狀態、不能盡可能多的模擬試驗工況和費用較高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軌道車輛滾動振動試驗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吊掛式單軌車輛滾動振動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軌道交通運輸的發展,吊掛式單軌交通成為中小型城市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的首選。吊掛式單軌交通屬于新型軌道交通,隨其運行里程的增加,單軌運行的振動加劇,各部件的服役環境惡化,暴露在轉向架和車體等的結構問題逐漸增多,特別是在單軌交通所要求的結構輕量化后,結構問題將更加突出。為了更好的模擬單軌車輛的服役裝置,建立吊掛式單軌車輛的滾動振動試驗裝置,在其上進行模擬服役性能,已是迫在眉捷。
目前吊掛式單軌車輛沒有建立滾動振動試驗系統,對其研究僅僅通過動力仿真和試驗線進行動力學試驗,或者進行某部件的強度試驗,這些試驗不能真實的模擬吊掛式單軌車輛的運行狀態,且在試驗線上由于受到條件的限制,費用較高,參考價值有限。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吊掛式單軌車輛滾動振動試驗裝置,通過多個方向作動器的結合,同時在各個方向對軌道梁進行激振,有效的模擬了吊掛式單軌車輛的運行狀態,有效解決了試驗裝置不能有效模擬車輛運行狀態、不能盡可能多的模擬試驗工況和費用較高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吊掛式單軌車輛滾動振動試驗裝置,包括單軌車輛,單軌車輛包括車體和轉向架,車體通過減震器設置在轉向架上,轉向架活動設置在軌道梁內,軌道梁上方對稱設置有若干垂向作動器,軌道梁兩側各橫向設置有兩個對稱的橫向作動器,軌道梁兩端各對稱設置有兩個縱向作動器;軌道梁包括左右兩個豎直放置的U型結構,軌道梁下表面和側面兩側均設置有履帶傳送帶,履帶傳送帶與電機輸出端連接,軌道梁下表面的履帶傳送帶活動設置有若干走行輪,側面的履帶傳送帶上活動設置有若干導向輪,走行輪和導向輪均固定在轉向架上,且走行輪和導向輪均可在履帶傳送帶上滾動。
進一步,若干縱向作動器分別設置在軌道梁U型結構兩端。
進一步,垂向作動器、橫向作動器、縱向作動器和車體上均設置有力傳感器。
進一步,軌道梁上設置有轉速傳感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提供的吊掛式單軌車輛滾動振動試驗裝置,通過垂向、橫向和縱向作動器提供線路振動狀態,真實的再現了吊掛式單軌線路運行條件,使用電機為履帶傳送帶提供不同的轉速,模擬不同速度條件下車輛的運行狀態,可以有效的模擬出吊掛式單軌車輛的運行狀態,得到更加準確可靠的模擬運行數據,為吊掛式單軌車輛的設計提供有力的依據。
2、本發明提供的吊掛式單軌車輛滾動振動試驗裝置,第一次針對吊掛式單軌車輛建立了滾動振動試驗方案,較之之前的試驗裝置來說,試驗方便快捷,針對性更強,試驗效率更高,試驗所用費用低,并且可以針對特殊線路進行專項研究。約束方式與實際線路運營情況一致,得到的試驗數據更加真實,為吊掛式車輛和軌道梁的設計與維護提供更加可靠的試驗數據。
3、本發明提供的吊掛式單軌車輛滾動振動試驗裝置,可以多次改變其運行速度,各個方向作動器對軌道梁進行激振,盡可能多的進行多個工況的模擬試驗,試驗結果更加準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9562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