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樺褐孔菌多糖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93977.5 | 申請日: | 2019-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489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孫新;任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醫藥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8B37/00 | 分類號: | C08B37/00;A61K31/715;A61P3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 地址: | 132000***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樺褐孔菌 多糖 制備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樺褐孔菌多糖的制備方法,利用水提醇沉、反復凍融、脫蛋白、透析、冷凍干燥、親和色譜等方法,從樺褐孔菌中分離純化出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功能的多糖組分;樺褐孔菌多糖組分具有強的抗氧化活性;樺褐孔菌多糖預處理可抑制依托泊苷誘導的大鼠主動脈平滑肌細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抑制依托泊苷引起的細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活性水平增加、衰老相關異染色質聚集和線粒體膜電位下降;樺褐孔菌多糖預處理可抑制依托泊苷誘導的p53、p21、p16蛋白和mRNA表達水平升高。通過本發明方法制備的樺褐孔菌多糖組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衰老活性,作為新型抗衰老保護藥物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天然產物活性成分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樺褐孔菌多糖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樺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Fr.)Pilt)是一種珍稀而名貴的藥用真菌,在《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記載名為樺菌芝,又名樺樹茸、白樺茸、樺樹菇、褐多孔菌、樺癌褐孔菌、斜管纖孔菌、薔甘、和西伯利亞靈芝,生物學范疇上,屬于真菌門、擔子菌亞門、層菌綱、非褐菌目、多孔菌科、褐臥孔菌屬,多寄生于白樺、銀樺、榆樹、赤楊等樹皮下或被砍伐后的枯干上,主要分布在北緯45°-50°的地區。
早在12世紀,滿族人們就用樺褐孔菌調理疾病,據稱滿族人民在大雪封山時是依靠樺褐孔菌治療百病,多年以來,樺褐孔菌在許多國家被用于抵抗疾病。值得一提的是,其在多種疾病治療期間未被發現明顯的毒性和副反應。美國FDA將其認證稱為“The KingofHerbs”,并列入“特殊的天然物質”。現代研究表明,樺褐孔菌活性成分有:多糖、三萜類(樺褐孔菌醇、羊毛甾醇、麥角甾醇、栓菌酸、樺褐孔菌素等)、黃酮類、氨基酸類、木質素類、生物堿類、多酚類、葉酸衍生物、芳香物質(香草酸、丁香酸和γ羥基苯甲酸等)、鞘氨脂類似物、三肽等,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調節、抗腫瘤、降血糖血脂、肝腎損傷保護、抗病毒、抗炎、抗疲勞等諸多藥理活性。
樺褐孔菌在醫藥、保健品等領域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和應用前景,但是,其廣泛的藥理作用具體歸功于哪一種活性組分和其作用機制還不清晰;因此,提供一種樺褐孔菌多糖的制備方法,并研究其功能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樺褐孔菌多糖的制備方法及其在抗老化和抗衰老中的應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樺褐孔菌多糖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將干燥的樺褐孔菌粉碎,過60目篩;
(2)將步驟(1)粉碎過篩的樺褐孔菌粉末用80%乙醇回流脫脂18~24h,殘渣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反復凍融,酶-Sevag聯合法脫蛋白,截留分子量3500Da透析去除小分子物質,在-45~-55℃及真空度5~100Pa下冷凍干燥得到粗多糖;
(3)將步驟(2)獲得的粗多糖用蒸餾水復溶成5%的糖溶液,過濾后上樣到DEAE-cellulose柱,用0→1mol/L NaCl梯度洗脫,收集洗脫液,苯酚-硫酸法測定多糖含量,得到兩種主要多糖組分;
(4)室溫流水透析步驟(3)得到的兩種主要多糖組分,分別采用Sepharose CL-6B柱層析進一步純化,0.15mol/L NaCl洗脫,室溫流水透析18~24h,在-45~-55℃及真空度5~100Pa下冷凍干燥,得到分子量均一的樺褐孔菌不同多糖組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醫藥學院,未經吉林醫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9397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茯苓多糖的堿提方法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羥丙基甲殼素的化學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