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化學鎳廢水的處理系統及處理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93371.1 | 申請日: | 2019-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794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新海;王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捷斯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6 | 分類號: | C02F9/06;C02F103/16;C02F101/38;C02F101/20;C02F101/16;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蘇州知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時萌萌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州市昆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廢水 處理工藝 處理系統 電絮凝池 化學鎳 氧化池 鈦電極 微電解池 電極 沉淀池 鋁鐵 污染物排放標準 電絮凝處理 微電解反應 電解反應 排放標準 依次連通 達標水 電解池 電鍍 氨氮 充氧 水中 總磷 沉淀 污染物 通電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化學鎳廢水的處理系統及處理工藝,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連通的pH調節池、微電解池、鈦電極氧化池、鋁鐵電極電絮凝池和沉淀池;處理工藝的步驟為:將化學鎳廢水排入pH調節池中,并調節其pH值至2?3之間;將pH調節池中的廢水排入微電解池中,在充氧不通電的條件下進行微電解反應;將微電解池中的廢水排入鈦電極氧化池中進行電解反應;將鈦電極氧化池中的廢水排入鋁鐵電極電絮凝池中進行電絮凝處理;將電絮凝池處理后的廢水排入沉淀池中進行沉淀,產生達標水,標水中總鎳、總磷、氨氮和CODCr污染物全部遠低于GB21900_2008《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排放標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化學鎳廢水的處理系統及處理工藝,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鍍鎳作為金屬表面修飾的主要方式,一般有化學鍍鎳和電解鍍鎳兩種鍍鎳方式,化學鍍鎳比電解鍍鎳所得到的鍍層中鎳的結合力更好,并且化學鍍鎳的鍍件化學、磁學以及力學性能更優,目前幾乎所有電鍍企業都有化學鍍鎳。在化學鍍鎳中產生的廢水稱為化學鎳廢水,其中除了有以硫酸鎳和氯化鎳為主的游離態鎳,還有因生產工藝需要添加的各種絡合劑與鎳離子結合形成的穩定絡合鎳,絡合鎳中鎳離子很難被氫氧化鈉和硫化鈉所沉淀,而傳統重金屬捕捉劑的螯合能力有限,也很難把鎳離子從絡合劑中奪走,即使是次氯酸鈉、氯酸鈉這類強氧化劑對高穩定的絡合鎳(如Ni-EDTA)也無能為力;化學鎳廢水中還包含較多的次磷酸鹽和亞磷酸鹽,但次磷酸鹽和亞磷酸鹽不同于一般的正磷,次磷酸鹽和亞磷酸鹽均無法通過石灰等進行沉淀處理,即使通過氧化處理,也無法把次磷酸根和亞磷酸根徹底氧化成正磷酸根,磷也無法徹底去除;此外,化學鎳廢水中的氨氮、CODCr也難以通過簡單的方法有效去除。
因此,化學鎳廢水的處理難度很大,現有工藝和系統存在如下各種問題:(1)投資大,能源消耗大;(2)工藝流程長,運行管理難度大,運行成本高;(3)固體廢棄物產生量大,處置成本高;(3)鎳、磷、氨氮、CODCr很難達到GB21900_2008《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排放標準。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解決化學鎳廢水的處理難度大,總鎳、總磷、氨氮、CODCr難以達到排放標準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化學鎳廢水的處理系統及處理工藝。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化學鎳廢水的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連通的pH調節池、微電解池、鈦電極氧化池、鋁鐵電極電絮凝池和沉淀池,其中:
pH調節池,設有化學鎳廢水進口,并通過管道與酸/堿存儲罐連接;
微電解池,底部布置有曝氣管道,池體中填充有占池體高度的1/4-1/2的鐵碳微電解材料;
鈦電極氧化池,底部布置有曝氣管道,內設鈦電極組件,所述鈦電極組件包括連接板和固接于所述連接板一側且平行交替排列的鈦陽極板和鈦陰極板,相鄰鈦陽極板和鈦陰極板的間距為5~10cm;
鋁鐵電極電絮凝池,底部布置有曝氣管道,內設鋁鐵電極組件,所述鋁鐵電極組件包括連接板和固接于所述連接板一側且平行交替排列的鋁極板、鐵極板,相鄰鋁極板、鐵極板為陰極、陽極或陽極、陰極,極板間距為1~3cm;
沉淀池,用于沉淀產生上清液后達標排放。
優選地,所述鐵碳微電解材料為鐵碳包容多孔構架式結構,比表面積為1.5-2.5m2/g。
優選地,鈦陰極板及鈦陽極板均包括鈦本體及覆蓋于所述鈦本體表面的IrO2·Ta2O5涂層。
優選地,所述pH調節池的底部布置有曝氣管道。
優選地,所述沉淀池為斜管沉淀池,與砂濾罐連通,所述砂濾罐用于將沉淀池內沉淀產生的上清液過濾后達標排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捷斯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捷斯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9337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