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分離式交通系統及具有其的城市交通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92669.0 | 申請日: | 2019-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014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周立新;賈志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立新 |
| 主分類號: | E01C1/00 | 分類號: | E01C1/00;E01C1/02;G08G1/09;G08G1/09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5600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分離 交通 系統 具有 城市交通 | ||
1.一種新型分離式交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分離式交通系統包括多組道路,且多組所述道路圍繞一個交叉路口(20)設置,其中,多組所述道路中的至少一組所述道路包括:
架設在所述多組道路上的多組橋梁,各組橋梁將相對設置的兩組道路連通,且所述各組橋梁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兩組道路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各組橋梁包括兩個橋梁(200),且兩個所述橋梁(200)分別位于所述道路的兩側;
至少兩個運輸機構(190),所述至少兩個運輸機構(190)分別設置在各所述橋梁(200)的一端,以實現地面與橋梁(200)之間行人及非機動車輛的運輸;
直行下行車道(33),所述直行下行車道(33)包括第一直行下行車道(331)及與所述第一直行下行車道(331)連通的第二直行下行車道(332),所述第一直行下行車道(331)相對于所述第二直行下行車道(332)靠近所述道路的中央設置;
其中,所述交叉路口(20)具有至少一個第四調整車道(44),通過所述第四調整車道(44)將與所述道路相對設置的另一組道路的直行上行車道(321)與所述道路的所述第一直行下行車道(331)連通,直行機動車輛依次通過另一組道路的所述直行上行車道(321)、所述第四調整車道(44)、該組道路的所述第一直行下行車道(331)及所述第二直行下行車道(332)后行駛至該組道路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分離式交通系統,其特征在于,另一組道路的直行上行車道(321)與所述道路的所述第一直行下行車道(331) 平行設置,且所述第四調整車道(44)與另一組道路的直行上行車道(321)與所述道路的所述第一直行下行車道(331)之間呈鈍角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分離式交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的左轉上行道路包括:
第一左轉上行車道(31),與所述交叉路口(20)相距預設距離,且所述第一左轉上行車道(31)位于上行車道(32)內;
第二左轉上行車道(34),與所述第一左轉上行車道(31)連通,且所述第二左轉上行車道(34)設置在右轉下行車道(35)與直行下行車道(33)之間;
第三左轉上行車道(36),與所述第二左轉上行車道(34)和所述道路順時針方向的相鄰道路連通;
其中,左轉上行機動車輛依次通過所述第一左轉上行車道(31)、所述第二左轉上行車道(34)及所述第三左轉上行車道(36)后行駛至與所述道路順時針方向的相鄰道路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分離式交通系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組所述道路還包括:
調整區(40),所述調整區(40)包括子調整區,通過所述子調整區將所述第一左轉上行車道(31)和所述第二左轉上行車道(34)連通,所述子調整區用于將行駛在所述第一左轉上行車道(31)上的所述左轉上行機動車輛引導至所述第二左轉上行車道(34)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分離式交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行下行車道(332)與所述第一直行下行車道(331)平行設置,所述調整區(40)還包括第二調整車道(42),通過所述第二調整車道(42)將所述第一直行下行車道(331)與所述第二直行下行車道(332)連通,且所述第二調整車道(42)與所述第一直行下行車道(331)和所述第二直行下行車道(332)之間呈鈍角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分離式交通系統,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橋梁(200)包括:
人行道;
非機動車輛車道;與所述人行道間隔設置且與所述人行道平行。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分離式交通系統,其特征在于,多組所述道路中至少一組所述道路還包括:
第一交通信號燈(71),用于指示行駛于所述子調整區的機動車輛的行駛狀態;
第二交通信號燈(72),用于指示行駛于所述交叉路口(20)的機動車輛的行駛狀態;
第五交通信號燈(75),用于指示行駛于所述直行下行車道(33)的機動車輛的行駛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立新,未經周立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9266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