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輛前向碰撞自動管制系統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88907.0 | 申請日: | 2019-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249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方昌鑾;林旭南;張勇;鄭澤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云計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21/0132 | 分類號: | B60R21/0132;B60R21/01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06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將軍***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制系統 動態視頻畫面 前向碰撞 數據處理模塊 路況采集 碰撞事故 管制 報警提示 控制模塊 實時檢測 數據傳送 目標物 車距 前向 鎖車 限速 車速 推斷 分析 采集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車輛前向碰撞自動管制系統和方法,包括碰撞管制系統,碰撞管制系統包括路況采集模塊、數據處理模塊和控制模塊;路況采集模塊用于采集車輛前向動態視頻畫面,并對動態視頻畫面數據進行分析,或者將動態視頻畫面數據傳送至數據處理模塊進行分析;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車輛前向碰撞自動管制方法;本發明實時檢測車輛與前方風險目標物的相對距離和相對速度,得出車輛發生碰撞的預計動態時間,當動態時間小于碰撞風險充分反應時間時,則進行報警提示,提醒駕駛員降低車速、保持車距,當動態時間小于碰撞風險反應不及時間時,則推斷碰撞事故已經發生,系統自動對車輛進行鎖車或限速管制,避免逃逸和惡意撞擊更多的人。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輛交通主動安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車輛前向碰撞自動管制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2018年全國交通事故死亡108738人,市區非主要路口及邊遠郊區,由于沒有安裝紅綠燈,直行車輛發生事故的概率較大,約占事故總數30%;多發生在遇紅燈急停車時由于前后車距過近而追尾,或雨霧天氣則追尾更為常見,約占事故總數13%;快速車在超慢速車時與對面車相撞,或與突然橫穿的行人、騎車人相撞而導致;夜間超車時遇對向車炫目燈光,亦常造成事故;約占事故15%;交叉路口左轉變時,交織點多,車與車、車與人沖突可能性增大,常引發事故,約占事故總數25%;在巷道的進出口、單位大門的進出口和一些十字路口,是右轉彎事故的多發之處,約占事故總數20%。
前方碰撞預警系統能夠通過雷達系統來時刻監測前方車輛,判斷本車與前車之間的距離、方位及相對速度,當存在潛在碰撞危險時對駕駛者進行警告。但對于故意駕車撞人的危險行為,則需要對車輛進行管制,防止危險分子進一步傷害更多無辜群眾。尤其是在暴恐事件中,暴恐分子進行暴襲,因無法正確識別是普通事故還是暴恐襲擊,往往不會立即對車輛進行管制,從而導致暴恐分子進一步撞擊更多的行人和車輛,造成嚴重的傷亡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車輛前向碰撞自動管制系統和方法,實時檢測車輛與前方風險目標物的相對距離和相對速度,得出車輛發生碰撞的預計動態時間,當動態時間小于碰撞風險充分反應時間時,則進行報警提示,提醒駕駛員降低車速、保持車距,當動態時間小于碰撞風險反應不及時間時,則推斷碰撞事故已經發生,系統自動對車輛進行鎖車或限速管制,避免逃逸和惡意撞擊更多的人。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車輛前向碰撞自動管制系統,包括碰撞管制系統,碰撞管制系統包括路況采集模塊、數據處理模塊和控制模塊;
路況采集模塊用于采集車輛前向動態視頻畫面,并對動態視頻畫面數據進行分析,或者將動態視頻畫面數據傳送至數據處理模塊進行分析;
數據處理模塊可根據車輛前向視頻畫面數據分析得出車輛與前方風險目標物的實時相對距離ΔL和實時相對速度ΔV,計算得出碰撞預計發生的動態時間ΔT;
若T1為充分反應時間,T0為反應不及時間;
則,當T0<ΔT≤T1時,數據處理模塊自動生成報警指令,發出報警提示;
當ΔT≤T0時,數據處理模塊自動生成管制指令,控制模塊根據管制指令對車輛進行管制。
充分反應時間T1為:在T1時間內,對駕駛員進行提醒,駕駛員可有充分的反應時間避免碰撞事故的發生,可進行減速或者避讓。
反應不及時間T0為:在T0時間內,駕駛員即使想要避讓,也已經來不及,碰撞事故的發生概率極大,此時未避免駕駛員惡意繼續撞擊其他行人和車輛,采取對車輛進行管制,可進行鎖車或限速。
進一步的,前述管制包括限度和制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云計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京云計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889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