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偏光組件和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86836.0 | 申請日: | 2019-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057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麥真富;劉平;周青;戴孟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超光電(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5/30 | 分類號: | G02B5/30;G02B30/25;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賽恩倍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飛亞;薛曉偉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偏光 組件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偏光組件,所述偏光組件包括層疊且同心設置的多個子偏光片,所述子偏光片的面積依次減小,自所述子偏光片出射的偏振光具有相同的偏振方向。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偏光組件、液晶面板和一偏光片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偏光片與所述偏光組件分別設置于所述液晶面板的兩側。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偏光組件可應用于裸眼三維立體圖像顯示裝置,偏光組件可用于改變入射光線的光程差,從而產生具有不同光程差的出射光,進而產生具有明暗層次的景深圖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偏光組件和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影院較多使用的3D顯示技術為偏光式3D技術(Polarization 3D)也叫偏振式3D技術,觀影者需要配合使用被動式偏光眼鏡。偏光式3D技術的圖像效果較好,而且眼鏡成本相對低廉,偏光式3D通過把圖像分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兩組畫面,然后在3D眼鏡左右眼分別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鏡片,使得人的左右眼能接收兩組畫面,再經過大腦合成立體影像。由于人眼具有一定的視覺暫停時間,所以左右眼接收的畫面就能夠在人腦中形成3D畫面。然而偏光式3D技術會使畫面分辨率減半,很難實現真正的全高清3D影像,而且畫面亮度也會大大降低。
目前主流的3D顯示技術包括主動快門式3D技術(Active Shutter 3D),觀影者需要配合使用主動式快門3D眼鏡。主動快門式3D技術廣泛應用于在電視和投影機,圖像效果出色,受到很多廠商推崇和采用,但是其匹配的3D眼鏡價格較高。主動快門式3D主要是通過提高畫面的刷新率來實現3D效果的,該技術把圖像按幀一分為二,形成對應左眼和右眼的兩組畫面,并令兩組畫面連續交錯地顯示出來,同時同步控制快門式3D眼鏡的左右鏡片的開關,使左、右雙眼能夠在相應的時刻看到相應畫面。這項技術能夠保持畫面的原始分辨率,具有較好的全高清3D效果,而且不會造成畫面亮度降低。但是在此模式下,不斷閃爍的畫面使人眼容易產生視覺疲累,且必須佩戴眼鏡觀看也為該技術的應用帶來限制。
裸眼3D則使用戶不需要佩戴帶立體眼鏡或其他任何的輔助設備,就可以在不同的角度裸眼觀看影像。裸眼3D根據人們眼睛的視差進行相應圖像呈現的,只要能夠合理的分配左右眼圖像呈現就能夠出現立體的視頻效果。由于人眼之間存在大約60mm的間距,因此在觀看物體的時候,左眼和右眼視網膜上的物體成像會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平差異,此即視差(disparity/parallax),同時大腦將映入雙眼的兩幅具有視差的圖像通過視神經中樞的融合反射,以及視覺心理反應從而形成三維立體感覺。相比偏光式3D技術,裸眼3D技術免去了用戶佩戴眼鏡的不便,且能改善畫面亮度降低的問題,提升了觀影者的體驗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偏光組件,包括:
層疊且同心設置的多個子偏光片,所述子偏光片的面積依次減小,自所述子偏光片出射的偏振光具有相同的偏振方向。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上述偏光組件、液晶面板和一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與所述偏光組件分別設置于所述液晶面板的兩側。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偏光組件可應用于裸眼3D顯示裝置,偏光組件可用于改變入射光線的光程差,從而產生具有不同光程差的出射光,進而產生具有明暗層次的景深圖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方式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子偏光片為矩形的偏光組件的平面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面積最大的子偏光片為矩形且其它子偏光片為圓形的偏光組件的平面結構圖。
圖3為圖1和圖2的III線處的剖面結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超光電(深圳)有限公司,未經深超光電(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868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