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蒲黃炮制過程在線控制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86019.5 | 申請日: | 2019-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872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曉秋;潘英妮;王冬梅;費忠萍;任舒蒙;張薇;盧堰;程喜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藥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25 | 分類號: | G01N21/25 |
| 代理公司: | 沈陽飛揚靈睿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55 | 代理人: | 靳玲 |
| 地址: | 11001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蒲黃 炮制 過程 在線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中藥飲片的炮制工藝及其質量控制領域,涉及一種蒲黃炮制過程在線控制的方法,具體涉及以顏色數據作為重要指標作為來控制蒲黃飲片炮制程度的一種判別方法。該方法利用分光測色儀分別測定蒲黃的顏色參數L*、a*、b*值,并以各類飲片的顏色參數、各樣品的總色值以及與蒲黃生品標準顏色參數間的色差值、或以判別函數的方法判定蒲黃炮制品的質量。本發明將此法用于蒲黃的在線生產中,可保證蒲黃飲片質量的穩定性,并具有客觀、快速、可靠的優點,解決現有技術中人為判斷缺乏客觀性的技術問題,同時,也可以通過本在線控制方法獲得在蒲黃炮制過程中,得到炭品合格品的炮制條件是:溫度為170~200℃,炮制時間為10~30min。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飲片的炮制工藝及其質量控制領域,涉及一種蒲黃炮制過程在線控制的方法,具體涉及以顏色數據作為重要指標作為來控制蒲黃飲片炮制程度的一種判別方法。
背景技術
蒲黃(Typhae Pollen)為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東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屬植物的干燥花粉。蒲黃常見的飲片有草蒲黃、生蒲黃和蒲黃炭。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黃色雄花序,曬干后碾軋,篩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曬干,成為帶有雄花的花粉,即為草蒲黃。藥典收錄的炮制品有生蒲黃(揉碎結塊,過篩)、蒲黃炭(取蒲黃,照炒炭法炒至棕褐色,形如蒲黃,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具焦香氣,味微苦、澀。臨床用于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痛經,胸腹刺痛,跌撲腫痛,血淋澀痛。蒲黃的化學成分主要有黃酮類、有機酸類、烷烴類,還有鞣質、甾類、多糖、氨基酸、揮發油及一些微量元素等成分。目前對蒲黃內在化學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黃酮類成分,尤以異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作為其質量控制的指標,現代藥理實驗表明,蒲黃具有活血、止血、改善心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刺激卵巢、激活腎血液循環、抗炎、抗菌、鎮痛、免疫抑制、抗腫瘤作用。
中藥顏色是中藥加工炮制程度判斷的手段之一,中藥在炮制過程中,常以顏色的變化來描述中藥炮制的程度。《本草蒙筌》中指出:“凡藥制造,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精辟地說明了掌握炮制火候對保證藥物功效的重要性。其中飲片外觀顏色則是中藥炮制品“火候”和品質鑒別的重要指標之一,其具有長期的實踐基礎,涉及品種廣,簡便易懂等特點。如《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中藥材“炮制通則”收載的“取待炮炙品,置熱鍋內,一般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或至規定程度時,噴淋清水少許,熄滅火星,取出,晾干”。
在蒲黃各不同飲片的性狀描述中,顏色是飲片性狀評價中的重要指標,同時亦是飲片炮制過程中控制飲片炮制程度的唯一標準。《中國藥典》2015年版、《全國中藥飲片炮制規范》、各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及《中藥炮制學》教科書中關于蒲黃各不同飲片的外觀顏色及炮制程度的描述整理如表1。
表1蒲黃及其不同規格炮制品的顏色表述統計
綜合上表,可以看出關于蒲黃炮制品的顏色描述主要為:生品為黃色粉末;炭品棕褐色或黑褐色。這些關于飲片顏色指標的描述較“模糊”,未達到數據化和標準化統一的衡量標準,無法得到準確掌握。
僅憑人類視覺的方法不僅不客觀,受到環境和觀察者自身的影響,而且涉及顏色指標的描述“模糊”,未達到數據化和標準化的衡量標準,無法得到準確掌握,故在中藥生產過程中,不利于工藝規范化的實施,飲片質量無法得到穩定的控制;在飲片監管中更是無判斷標準,使執法行動困難重重。因此,飲片外觀顏色的客觀量化成為中藥炮制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目前關于蒲黃在炮制生產過程中仍采取以個人經驗對顏色觀察作為唯一的控制方法,針對其缺乏客觀性,本發明引入一種能夠準確量化中藥外觀顏色的技術,引入分光測色儀,對蒲黃各飲片采取直接測色的方法,量化其顏色數據,并經過統計計算,確定蒲黃的數學判別函數及總色值、色差值用于蒲黃飲片炮制過程中的在線控制,并通過體內外藥效學加以驗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藥科大學,未經沈陽藥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8601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