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前部的骨架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84285.4 | 申請日: | 2019-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918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田垣內崇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19/26 | 分類號: | B60R19/26;B60R19/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張謨煜;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前部 骨架 結構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車輛前部的骨架結構。加強部件(16)具有載荷承受部(16A)和傾斜部(16B)。載荷承受部(16A)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Fr縱梁(10)的前方。傾斜部(16B)的寬度方向內側末端被設置成與Fr縱梁(10)的車輛寬度方向內側的棱線(C1)在車輛寬度方向一致或設置于比棱線(C1)靠車輛寬度方向外側。
本申請主張日本專利申請2018-013324(申請日2018年1月30日)的優先權,在此引用其全部內容。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車輛前部的骨架(車架)結構。
背景技術
在車輛的前面(前方的面)碰撞(以下,適當地記載為前碰撞)時,由比車艙(車室)靠前方的發動機室(車輛前部結構)吸收沖擊,為了確保車艙空間,在車輛前部設置骨架結構。
例如,作為車輛前部的骨架結構,設置著在車輛前后方向延伸設置的左右一對前縱梁(以下,適當地記載為Fr縱梁)。而且,在該一對Fr縱梁的前端,以架設于兩者的方式設置著在車輛寬度方向延伸設置的保險杠加強件(bumper reinforcement)(以下,適當地記載為保險杠R/F)。
在此,作為前碰撞的方式,已知微小重疊(small overlap、SOL)碰撞。在該碰撞方式中,車輛碰撞到從車輛側端起為車寬的1/4程度的寬度的障礙物。此時,保險杠R/F的從車輛側端起為車寬的1/4程度的寬度的區域承受碰撞載荷。進而,碰撞載荷傳遞到比它靠后方的碰撞吸能盒、Fr縱梁。
如圖7、圖8所例示那樣,保險杠R/F100是例如封閉剖面結構的中空部件,通過在前碰撞時從前方壓潰變形來吸收碰撞時的能量。進而,經過碰撞吸能盒104的壓潰變形、Fr縱梁102的彎折變形等,碰撞時的能量被吸收。通過吸收碰撞時的能量,車輛減速。
例如在日本特開2015-147437號公報中,在保險杠R/F內位于碰撞吸能盒的前方的部位,設置作為加強部件的側塊。側塊固定于保險杠R/F的前面部。在微小重疊碰撞時,向車輛寬度方向外側且后方的彎曲載荷被輸入保險杠R/F的前面部中位于碰撞吸能盒前方的部位,從而在該部位產生拉伸應力。側塊作為對該拉伸應力的加強部件而發揮作用,抑制因拉伸應力所導致的保險杠R/F的彎折。
另外,側塊通過注塑成形而形成,在前碰撞時,通過與保險杠R/F一起壓潰變形來吸收碰撞的能量。
發明內容
在微小重疊碰撞時,在殘留有碰撞的能量吸收的余地的狀態下,存在車輛擦過(通過、擠過)障礙物之虞。如圖9所例示那樣,在微小重疊碰撞中,障礙物106碰撞到偏離車輛108的中心C的部位。另外,為了降低空氣阻力、或從外觀設計的觀點出發,采用車輛前面從寬度方向中心朝向外側向后方傾斜的設計。由于這些碰撞樣態和車輛前面結構,在微小重疊碰撞時,會產生使車輛108向與障礙物106相反側的斜前方擦過的力。
如圖10至圖11所例示那樣,隨著車輛相對于障礙物106向斜前方行進時,保險杠R/F100因障礙物106而壓潰變形。如圖11所例示那樣,在障礙物106到達保險杠R/F100的寬度方向末端時,車輛108會從障礙物106擦過。
另外,具有如下結構:在保險杠R/F100后方的Fr縱梁102設置著作為向內側的彎折起點的折痕102A,Fr縱梁102向內側彎折,從而Fr縱梁102的頂端向寬度方向外側張開來防止障礙物106的擦過。但是,如圖11所示,保險杠R/F100的部分中的Fr縱梁102的前方部分承受碰撞載荷而壓潰,有時在足夠的載荷傳遞到位于保險杠R/F100的后方的Fr縱梁102之前、即Fr縱梁102向內側彎折(前端張開)之前車輛108就會擦過障礙物106。
為了防止上述那樣車輛108從障礙物106擦過而使車輛切實地減速,如圖12所例示那樣,考慮在保險杠R/F100的部分中的Fr縱梁102的前方部分設置高剛性的加強部件110。即,考慮如下結構:通過使Fr縱梁102的前方部分難以壓潰,在作為障礙物106的卡掛(鉤掛)發揮作用的同時易于將碰撞載荷傳遞到Fr縱梁10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842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能源環衛電動車后防撞裝置
- 下一篇:車輛前部的骨架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