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藤三七的組織培養生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82956.3 | 申請日: | 2019-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620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項艷;胡文芳;羅霜霜;何婷;王雅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興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偉 |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七 組織培養 生根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藤三七的組織培養生根方法,方法如下:采摘新鮮的藤三七帶腋芽莖段作為外植體,并進行預處理;將預處理后的外植體,采用1%次氯酸鈉溶液浸泡3.8?4.2min,再用無菌水沖洗,即得接種所需的無菌外植體;無菌條件下,將所得的無菌外植體切成0.8?1.2cm長;接著,再將其形態學下端直接插入帶有生根培養基的培養瓶中進行直接生根培養;其中,生根培養基的配方具體為:1/2MS+25g/L蔗糖+7g/L瓊脂+0.8mg/L IBA,pH 5.8。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采用藤三七帶腋芽莖段作為外植體直接誘導生根,大大縮短了育苗周期,且生根率達100%。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藤三七的組織培養生根方法。
背景技術
藤三七是落葵科(Basellaceae)落葵薯屬(Anredera)多年生肉質纏繞植物,廣泛分布于全球溫帶地區,我國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均有分布。藤三七的珠芽、葉及根可做藥用,具有補腎、活血、散瘀等功效,可用于治療腰膝痹痛、病后體弱、跌打損傷及骨折。藤三七,同時作為一種食用的新興保健蔬菜,珠芽入藥,水煮后味微甜,嚼之有黏性,性平,能消腫散瘀,補虛止血,可治無名腫毒、外傷出血、吐血,腰膝無力,一般當作健胃保肝、骨折跌打損傷等癥狀之偏方使用,具有藥用價值和食用養生價值。
關于藤三七的栽培方式,一般采用肉質根或珠芽繁殖以及扦插繁殖這兩種,然而,這兩種方式下的種質運輸與保存將大大受限。因此,建立藤三七的組培快繁體系,將成為藤三七優良種質保存和種苗批量生產的一種有力途徑,其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目前,關于藤三七的組織培養和植株再生方面研究的幾乎很少,唯一可知的便是申請號為201710634437.4的專利公開文本“一種藤三七離體再生體系建立的方法”,然而,該專利所闡述的技術方案卻也存在以下兩方面的弊端:(1)試管苗的生根率僅達到94.44%,還有待提高;(2)藤三七組織培養快繁體系的愈傷組織分化成苗需要一定的時間;雖然其以帶芽莖段作外植體直接誘導不定芽,避免了愈傷組織分化成苗這個過程,但因整個過程涉及到多次接種、轉接,使整體快繁體系的建立周期變得較長,不利于推廣。
據此,目前急需一種生根率更高、育苗周期更短的藤三七組織培養生根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生根率更高、育苗周期更短的藤三七的組織培養生根方法。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藤三七的組織培養生根方法,包括如下具體步驟:
(1)外植體的預處理:
采摘新鮮的藤三七帶腋芽莖段作為外植體,并采用洗衣粉沖洗0.8-1.2min;接著,流水沖洗1.8-2.2h,直至藤三七帶腋芽莖段的外表面無殘留污垢;最后,將其置于超凈工作臺中,并使用75%酒精浸泡28-32s;浸泡結束后,無菌水沖洗2-4次,備用;
(2)外植體的消毒:
將預處理后的外植體,采用1%次氯酸鈉溶液浸泡3.8-4.2min,再用無菌水沖洗4-6次,即得接種所需的無菌外植體;
(3)直接生根培養:
無菌條件下,將步驟(2)中所得的無菌外植體切成0.8-1.2cm長;接著,再將其形態學下端直接插入帶有生根培養基的培養瓶中進行直接生根培養;其中,生根培養基的配方具體為:1/2MS+25g/L蔗糖+7g/L瓊脂+0.8mg/L IBA,pH 5.8;培養條件為:培養溫度25±1℃,光照時間14-16h/d,光照強度1500-2000Lx。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農業大學,未經安徽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8295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