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容器云的機動通信網網絡功能虛擬化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82753.4 | 申請日: | 2019-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26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琳琳;金明;余宏峰;羅眉;李海龍;伍明;魏振華;曹軍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9/50 | 分類號: | G06F9/50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標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徐邵華 |
| 地址: | 710025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信網 云平臺 虛擬化平臺 網絡功能 工作節點 調度 引擎 網絡安全防護 安防設備 安裝硬件 操作維護 策略配置 存儲資源 集中管理 設備部署 生命周期 虛擬網絡 引擎連接 自動配置 控制器 復雜度 有效地 中間盒 安防 自動化 網絡 管理 | ||
一種基于容器云的機動通信網網絡功能虛擬化平臺,包括容器云平臺、容器引擎和機動通信網,所述容器云平臺用于調度分布在各個工作節點上的容器,控制器生命周期和功能;容器引擎運行在工作節點上,接收來自容器云平臺的調度,同時管理虛擬網絡、計算和存儲資源;容器云平臺與多個節點上的容器引擎連接,用于實現對機動通信網內的容器進行集中管理和調度。本發明將網絡功能虛擬化平臺與機動通信網完美結合,可以大大降低安裝硬件安防設備等網絡中間盒的成本,提高設備部署和策略配置的自動化程度,降低操作維護復雜度;此外,本發明還實現了網絡安防策略的自動配置,有效地提升了網絡安全防護水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互聯網領域,特別是一種基于容器云的機動通信網網絡功能虛擬化平臺。
背景技術
網絡功能虛擬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術是一種以硬件依賴最小化為目標的網絡發展模式。NFV實質上是通過虛擬化技術,將防火墻、入侵檢測、深度包檢測、流量整形等網元功能抽象為獨立的邏輯控制模塊,并部署在基于標準服務器、交換機上,使網絡不再依賴于專用物理硬件設備,降低網絡建設成本和維護開銷。
目前的NFV技術主要應用在大型數據中心,建立在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 Iaas)平臺上,采取操作系統和硬件設備虛擬化的方式,啟動速度慢、遷移難度大,在高延時、低帶寬的機動通信網環境下網絡性能不夠高。此外,防火墻、入侵檢測等網絡中間盒設備需要配置復雜的策略,操作繁瑣、容易出錯,對機動通信網的使用用戶不友好,難以得到廣泛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基于容器云的機動通信網網絡功能虛擬化平臺,它將網絡功能虛擬化平臺與機動通信網完美結合,可以大大降低安裝硬件安防設備等網絡中間盒的成本,提高設備部署和策略配置的自動化程度,降低操作維護復雜度,有效提升網絡安全防護水平。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容器云的機動通信網網絡功能虛擬化平臺,包括容器云平臺、容器引擎和機動通信網,所述容器云平臺與容器引擎高度關聯,其中:
容器云平臺用于調度分布在各個工作節點上的容器,控制容器的生命周期和功能;
容器引擎運行在通用服務器上,接收來自容器云平臺的調度,同時管理虛擬網絡、計算和存儲資源;
機動通信網部署主控節點和工作節點;其中主控節點部署容器云平臺管理端,實現對機動通信網內的容器進行集中管理和調度;工作節點部署容器引擎,用于在主控節點的調度管理虛擬網絡、計算和存儲資源;在本網絡功能虛擬化平臺運行時,工作節點內部運行以系統特權容器封裝的虛擬網絡中間盒設備。
進一步地,所述工作節點上部署虛擬資源管理器,用來監控節點CPU、內存、硬盤和網絡使用率,并定時發送給主控節點。
進一步地,所述主控節點為機動通信網中的任意節點,包括編排器、SDN控制器、NFV控制器和策略控制器,SDN控制器、NFV控制器和策略控制器為上層的編排器提供支持;所述策略控制器與策略配置代理相連接,SDN控制器通與虛擬交換機連接,NFV控制器與虛擬資源管理器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機動通信網包括多個工作節點,主控節點可獨立部署某一節點上,也可部署在任意工作節點,主控節點通過機動通信網網絡與其他工作節點連接在一起。
進一步地,操作人員根據業務需求,提交配置清單。所述主控節點將配置清單表示為一條服務鏈,分發給工作節點;工作節點根據主控節點發來的指令,生成并運行容器。
其中,配置清單由主控節點轉換成配置數據,必須包含以下項目:
Pod.spec.securityContext.capbalities.add:[NET_ADMIN,NET_RAW]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8275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