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雷達回波強度均一性檢測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82425.4 | 申請日: | 2019-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15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梁海河;葉飛;文浩;張樂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S7/40 | 分類號: | G01S7/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崇智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05 | 代理人: | 程旭輝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雷達 回波 強度 均一 檢測 方法 系統 | ||
1.一種雷達回波強度均一性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同一時刻相鄰兩個天氣雷達的CAPPI數據以及對應于所述CAPPI數據的經緯度信息;
根據所述經緯度信息確定所述天氣雷達的相同觀測區域;
根據所述天氣雷達的站點信息計算所述相同觀測區域的等距離線,包括:
獲取所述天氣雷達的站點信息;
計算所述相同觀測區域內任一點與所述站點信息的距離,并生成計算結果;
選取所述計算結果小于或等于預設閾值的點作為等距離點,多個等距離點連接成線形成所述等距離線;
根據所述等距離線生成回波強度值;
將等距離線AB上的經緯度坐標和對應大于0dBZ的回波強度值輸出,從而實現對相鄰雷達重疊區域等距離線上的回波強度進行分析;
其中,所述等距離線的計算公式為:
EC=Rm*arccos(d1);
ED=Rm*arccos(d2);
|EC-ED|≤k;
其中,Rm為平均地球半徑,(a1,b1)和(a2,b2)表示相鄰兩個所述天氣雷達的站點信息,(x,y)表示所述相同觀測區域內的任一點坐標,k表示預設閾值;
根據所述等距離線生成回波強度值,計算公式為:
dBZ=10lg(Z);
其中,n(D)為對應的粒子數量,D為粒子直徑,Z表示為雷達反射率因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雷達回波強度均一性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天氣雷達的站點信息計算所述相同觀測區域的等距離線,還包括:
根據所述預設閾值判斷所述等距離線的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雷達回波強度均一性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經緯度信息包括經緯度值和經緯度格點數;和/或
兩個所述天氣雷達的所述CAPPI數據為同一或不同等高面上的數據。
4.一種雷達回波強度均一性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同一時刻相鄰兩個天氣雷達的CAPPI數據以及對應于所述CAPPI數據的經緯度信息;
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經緯度信息確定所述天氣雷達的相同觀測區域;
計算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天氣雷達的站點信息計算所述相同觀測區域的等距離線,包括:
獲取單元,用于獲取所述天氣雷達的站點信息;
計算單元,用于計算所述相同觀測區域內任一點與所述站點信息的距離,并生成計算結果;
篩選單元,用于選取所述計算結果小于或等于預設閾值的點作為等距離點,多個等距離點連接成線形成所述等距離線;
生成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等距離線生成回波強度值;
將等距離線AB上的經緯度坐標和對應大于0dBZ的回波強度值輸出,從而實現對相鄰雷達重疊區域等距離線上的回波強度進行分析;
其中,所述等距離線的計算公式為:
EC=Rm*arccos(d1);
ED=Rm*arccos(d2);
|EC-ED|≤k;
其中,Rm為平均地球半徑,(a1,b1)和(a2,b2)表示相鄰兩個所述天氣雷達的站點信息,(x,y)表示所述相同觀測區域內的任一點坐標,k表示預設閾值;
根據所述等距離線生成回波強度值,計算公式為:
dBZ=10lg(Z);
其中,n(D)為對應的粒子數量,D為粒子直徑,Z表示為雷達反射率因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雷達回波強度均一性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模塊還包括:
判斷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預設閾值判斷所述等距離線的寬度。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雷達回波強度均一性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經緯度信息包括經緯度值和經緯度格點數;和/或
兩個所述天氣雷達的所述CAPPI數據為同一或不同等高面上的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未經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8242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