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苧麻生物脫膠裝置及脫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79560.3 | 申請日: | 2019-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370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毓陵;陳小光;劉書惠;崔運花;馬顏雪;劉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1C1/04 | 分類號: | D01C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瑩 |
| 地址: | 20160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苧麻 生物 脫膠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苧麻生物脫膠裝置,包括苧麻剝麻機、苧麻莖稈粉碎機、苧麻生物脫膠罐、苧麻莖稈溶解池、厭氧生物反應器、營養池、出水堿度調節池、沼氣貯存罐;所述苧麻剝麻機的出料口與苧麻生物脫膠罐的進料口相連,苧麻剝麻機的廢料與苧麻莖稈粉碎機相連接,苧麻莖稈粉碎機的出料儲存在出水堿度溶解池,苧麻莖稈溶解池與厭氧生物反應器的進水口相連,營養池與厭氧生物反應器的進水口相連,厭氧生物反應器的外循環口與苧麻生物脫膠罐的進水口相連,厭氧生物反應器的排氣口與沼氣貯存罐連接,苧麻生物脫膠罐的出水口與厭氧生物反應器的進水口連接,厭氧生物反應器的出水口與出水堿度調節池連接。本發明具有綠色環保、成本低、工藝簡單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苧麻脫膠技術領域,更進一步說明,涉及一種苧麻生物脫膠反應器與工藝。
背景技術
苧麻昔稱中國草,作衣著用纖維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且我國是苧麻資源大國。苧麻纖維的單纖維長、強度大、吸濕和散濕迅速、熱傳導性能優良,是紡織行業的重要原料。苧麻原麻中含有膠質,不能直接用于紡織,故脫膠程序必不可少。在苧麻脫膠方面,我國大多數企業一直沿用傳統的苧麻化學脫膠工藝,該工藝水量大、廢水中含大量強酸堿、高溫高壓煮煉消耗大量能量,且對纖維的強力損傷較大。相比較而言,生物脫膠法不僅可減少對纖維的損傷,而且綠色環保,因此,該工藝具有重要的行業推廣價值。
目前,國內在生物脫膠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酶脫膠法以及篩選高效脫膠菌種來進行微生物脫膠,酶脫膠法生產環境苛刻,成本較高;所以近年來在微生物脫膠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本研究以“生物反應器脫膠”作為主體工藝,采用了厭氧微生物作為高效菌種,具有脫膠效果好,綠色環保,以廢治廢,成本低,工藝簡單的優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苧麻生物脫膠裝置及方法,解決現有化學脫膠方法污染大以及對纖維損傷大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苧麻生物脫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苧麻剝麻機、苧麻生物脫膠罐、出水堿度調節池、厭氧生物反應器、沼氣貯存罐、苧麻莖稈粉碎機、苧麻莖稈溶解池、營養池;
所述苧麻剝麻機的出料口與苧麻生物脫膠罐的進料口相連;
所述苧麻剝麻機的廢料出口與苧麻莖稈粉碎機的進料口相連接;所述苧麻莖稈粉碎機的出料口與苧麻莖稈溶解池進料口相連接;所述苧麻莖稈溶解池的出水口與厭氧生物反應器的進水口相連,所述營養池的出水口與厭氧生物反應器的進水口相連;
所述厭氧生物反應器的外循環口與苧麻生物脫膠罐的進水口相連接,所述苧麻生物脫膠罐的出水口與厭氧生物反應器的進水口連接,構成了外循環系統;
所述厭氧生物反應器的排氣口與沼氣貯存罐的進氣口相連接,所述厭氧生物反應器的出水口與出水堿度調節池的進水口相連接,所述出水堿度調節池的出水口與苧麻生物脫膠罐的進水口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苧麻生物脫膠罐中利用高效厭氧微生物對苧麻原麻進行脫膠初開纖。
優選地,所述苧麻生物脫膠裝置還包括搖床清洗設備、苧麻纖維給油設備、苧麻纖維烘干設備;所述苧麻生物脫膠罐的取料口通過傳送帶與搖床清洗設備連接,搖床清洗設備通過傳送帶與苧麻纖維給油設備連接,苧麻纖維給油設備通過傳送帶與苧麻纖維烘干設備連接,對苧麻纖維進行精開纖。
優選地,所述苧麻生物脫膠裝置還包括第一壓力泵,所述苧麻生物脫膠罐的出水口與第一壓力泵的進水口連接,所述第一壓力泵的出水口與厭氧生物反應器的進水口連接。
優選地,所述苧麻生物脫膠裝置還包括第二壓力泵,所述營養池的出水口與第二壓力泵的進水口連接,所述第二壓力泵的出水口與厭氧生物反應器的進水口相連。
優選地,所述苧麻生物脫膠罐中設有溫度傳感器,可檢測溫度并將溫度控制在30~3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7956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