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城市污水兩級SPNA工藝深度脫氮的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78825.8 | 申請日: | 2019-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077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苗圓圓;于德爽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71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城市 污水 兩級 spna 工藝 深度 控制系統 | ||
1.應用城市污水兩級SPNA工藝深度脫氮的控制系統實現城市污水深度脫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城市污水水箱(3)中的污水首先進入一級SPNA反應器(5),進水結束后,關閉一級污水泵(4),開啟一級攪拌器(5.7),使污水與污泥充分接觸,在此過程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將上一反應周期殘留的硝態氮還原為氮氣,并將剩余的有機物儲存為微生物體內的內碳源,反應時間為20-30min,控制DO<0.1mg/L;
2)上述反應結束后,開啟一級空氣泵(5.4)進行曝氣,通過一級氣體流量計(5.5)控制DO為0.2-0.4mg/L,進行短程硝化-Anammox反應;一級DO檢測器(5.8)和一級NH4+檢測器(5.9)將各自采集到的信號傳輸至PLC控制柜(1)和計算機(2);
3)計算機(2)實時接收并轉化、輸出各檢測器采集到的信號,在線監測一級SPNA反應器(5)內的DO濃度和氨氮濃度,當氨氮濃度<10.0mg/L時停止曝氣;
4)曝氣結束后,關閉一級空氣泵(5.4)和一級攪拌器(5.7),靜置沉淀15-20min進行泥水分離,上清液通過一級排水閥(5.3)排出,進入中間水箱(6);
5)中間水箱(6)中的污水通過二級進水閥(8.1)進入二級SPNA反應器(8),進水結束后,關閉二級污水泵(7),開啟二級攪拌器(8.7),并結合時間繼電器(8.10)和二級空氣泵(8.4)控制反應器在間歇曝氣條件下運行,控制好氧段DO為0.2-0.5mg/L,時長為5-10min,缺氧段DO<0.1mg/L,時長為15-25min,該階段主要發生短程硝化-Anammox反應,將反應器中剩余的氨氮進一步去除,二級DO檢測器(8.8)和二級NH4+檢測器(8.9)將各自采集到的信號傳輸至PLC控制柜(1)和計算機(2);
6)計算機(2)實時接收并轉化、輸出各檢測器采集到的信號,在線監測一級SPNA反應器(8)內的DO濃度和氨氮濃度,當氨氮濃度<1.0mg/L時停止曝氣;
7)反應結束后,關閉二級空氣泵(8.4)和二級攪拌器(8.7),靜置沉淀20-25min進行泥水分離,上清液通過二級排水閥(8.3)排出,完成脫氮反應;
所述城市污水兩級SPNA工藝深度脫氮的控制系統包括PLC控制柜(1)、計算機(2)、城市污水水箱(3)、一級SPNA反應器(5)、中間水箱(6)、二級SPNA反應器(8);其中所述城市污水水箱(3)通過一級污水泵(4)與一級SPNA反應器(5)相連接;一級SPNA反應器(5)設有一級進水閥(5.1)、一級放空閥(5.2)、一級排水閥(5.3)、一級空氣泵(5.4)、一級氣體流量計(5.5)、一級微孔曝氣頭(5.6)、一級攪拌器(5.7)、一級DO檢測器(5.8)、一級NH4+檢測器(5.9);一級SPNA反應器(5)通過中間水箱(6)和二級污水泵(7)與二級SPNA反應器(8)相連接;所述二級SPNA反應器(8)設有二級進水閥(8.1)、二級放空閥(8.2)、二級排水閥(8.3)、二級空氣泵(8.4)、二級氣體流量計(8.5)、二級微孔曝氣頭(8.6)、二級攪拌器(8.7)、二級DO檢測器(8.8)、二級NH4+檢測器(8.9)、時間繼電器(8.10);所述PLC控制柜(1)連接計算機(2)、一級污水泵(4)、一級空氣泵(5.4)、一級攪拌器(5.7)、一級DO檢測器(5.8)、一級NH4+檢測器(5.9)、二級污水泵(7)、時間繼電器(8.10)、二級攪拌器(8.7)、二級DO檢測器(8.8)、二級NH4+檢測器(8.9);所述時間繼電器(8.10)與二級空氣泵(8.4)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大學,未經青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7882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