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流控芯片微電極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77872.0 | 申請日: | 2019-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016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3 |
| 發明(設計)人: | 鄧宇;張會寅;郭鐘寧;劉宇迅;郭磊;梁廣洋;王文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工業大學;佛山市鉻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L3/00 | 分類號: | B01L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01 | 代理人: | 彭志堅 |
| 地址: | 51009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流控芯片 伍德合金 微電極 灌注 熔化 電極流道 電極 鍵合 流道 微流控芯片電極 簡化制作過程 電極通道 高度一致 密封機構 電極孔 蓋片 進給 加熱 填充 加工 芯片 金屬 制作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微流控芯片微電極工藝,包括:電極流道的設計與加工,PDMS微流控芯片基片上設有電極流道,PDMS微流控芯片基片上于電極的兩端需要加工兩個電極孔;鍵合,將PDMS微流控芯片基片與蓋片鍵合形成微流控芯片;電極灌注,將鍵合好的微流控芯片加熱到一定溫度,等待一定時間至芯片達到足夠使伍德合金熔化的溫度,然后將伍德合金加入微流控芯片電極孔中,伍德合金的直徑略大于孔徑,伍德合金熔化后,伍德合金會隨著金屬的進給而順著電極通道填充,對于其他彈性較差,灌注孔徑較大的伍德合金灌注,則需要添加密封機構。該工藝能制作出與流道在同一平面的微電極,且微電極厚度與流道高度一致;且能簡化制作過程,降低制作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流控芯片,特別涉及一種微流控芯片微電極工藝。
背景技術
微流控芯片的微電極,現有的制作電極的方法有:
(1)利用氧化銦錫(ITO)制作
這種方法先在需要做電極的地方先蒸鍍上一層ITO薄膜,薄膜的厚度為幾十到幾百納米,然后勻上一層光刻膠,在曝光、顯影后,留下的光刻膠作為掩膜,利用ITO刻蝕液將暴露出來的ITO膜腐蝕,最后去除光刻膠即可獲得所需的電極。這種方法制作電極的缺點是:電極厚度有限,制作周期長,工藝復雜,無法制作與流道同一平面的電極。
(2)利用金或銅制作
這種方法需要先在金屬基底上旋涂上一層光刻膠;然后光刻、顯影之后,留下與金屬基底相通的微細溝槽;然后再在溝槽上電鍍上金或銅;接著去除光刻膠,然后將微細電極澆上紫外光固化樹脂,經過紫外光固化后,通過剝離或腐蝕的方法再將金屬基底去除,最后將帶有電極的樹脂和微流控芯片結合在一起。這種方法制作電極的缺點是,制作周期長,工藝復雜,無法制作與流動同一平面的電極。
(3)利用銀漿制作
由于銀獎是液態導電材料,這種方法需要根據需要制作電極微通道,再通過注射器將銀漿注入電極通道即可獲得所需電極。這種電極的缺點是:銀漿的價格較高,性質不穩定容易變質。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微流控芯片微電極工藝,該微流控芯片微電極工藝能制作出與流道在同一平面的微電極,且微電極的厚度與流道的高度一致,以產生足夠的電場實現流道內都存在足夠電場;此外,該工藝能夠簡化制作微電極工藝過程,減小制作過程的時間,降低制作成本。
本發明涉及的技術解決方案:
一種微流控芯片微電極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一、電極流道的設計與加工
PDMS微流控芯片基片上設有電極流道,PDMS微流控芯片基片上于電極的兩端需要加工兩個電極孔;
二、鍵合
將PDMS微流控芯片基片與蓋片鍵合形成微流控芯片;
三、電極灌注
將鍵合好的微流控芯片放到加熱板加熱到一定溫度,等待一定時間至芯片達到足夠使伍德合金熔化的溫度,然后將伍德合金加入微流控芯片電極孔中,伍德合金的直徑略大于孔徑,伍德合金熔化后,伍德合金會隨著金屬的進給而順著電極通道填充,對于其他彈性較差,灌注孔徑較大的伍德合金灌注,則需要添加密封機構。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步包括如下步驟:
(1)芯片模具光刻掩膜板設計
光刻膠使用的是SU-8光刻膠,光刻膠掩膜板設計需要設計出流道及電極的邊界輪廓,設置流道外側為遮光區域,流道的內側為透光區域;
(2)光刻膠旋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工業大學;佛山市鉻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工業大學;佛山市鉻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778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三維大尺寸高精度微流控通道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智能清潔生物實驗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