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鉆孔巖芯野外照片柱狀圖的自動化生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75843.0 | 申請日: | 2019-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585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6K9/46 | 分類號: | G06K9/46;G06T11/00;G06T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偉 |
| 地址: | 210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柱狀圖 線性特征 鉆孔巖芯 鉆孔柱狀圖 野外 矩形化 輸出 巖芯 拼接 自動化 光圈 均一化處理 圖像預處理 傳統水平 端點坐標 曝光信息 照片色彩 點坐標 均一化 裝載體 垂向 迭置 配對 預設 剪裁 樣式 保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鉆孔巖芯野外照片柱狀圖的自動化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圖像預處理:根據照片的光圈及曝光信息對照片的亮度按照預設值進行均一化處理,保證拼接照片色彩的一致性。步驟2.對巖芯裝載體的線性特征進行識別,對線性特征進行配對,并標記巖芯深度,確定線性特征端點坐標;步驟3.根據腳點坐標進行矩形化調整,進行照片剪裁;步驟4:選擇輸出拼接樣式:輸出傳統水平迭置型鉆孔柱狀圖,或者輸出人工較難實現的垂向等深度鉆孔柱狀圖。本發明可大大縮短鉆孔巖芯野外照片的處理及柱狀圖生成的時間。照片亮度的均一化調節,以及精確的矩形化調整使得柱狀圖的成圖質量更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地質勘探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鉆孔巖芯野外照片柱狀圖的自動化生成方法。
背景技術
地質鉆孔巖芯的盛放多為1m長、110mm直徑的PVC管或巖芯箱內,巖芯取出后被水平剖開放置在相應的PVC半剖管中或巖芯箱中,通常我們將4-5管巖芯或整箱巖芯進行一次拍攝,記錄其巖芯特征。在現今地質鉆探巖芯照片形成鉆孔巖芯照片柱狀圖的過程中,現在往往采用對照片進行人工剪裁、比例調整、拼接等方式,一個鉆孔往往幾百張照片,重復勞動多,且在比例調整過程中多憑肉眼識別,人為誤差較大,在不同照片的亮度差異方面也缺乏統一化的調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鉆孔巖芯野外照片柱狀圖的自動化生成方法。該方法主要采取比較成熟的圖像特征提取技術(包括方向梯度直方圖算法(Histogram ofOriented Gradient, HOG),局部二值模式算法(Local Binary Pattern),深度學習算法(Machine Learning)等)對巖芯照片進行處理,從而實現鉆孔巖芯柱狀圖的自動化生成。
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鉆孔巖芯野外照片柱狀圖的自動化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圖像預處理:根據照片的光圈及曝光信息對照片的亮度進行均一化(按照預設值)處理,保證拼接照片色彩的一致性。
步驟2.對巖芯裝載體的線性特征進行識別,對線性特征進行配對,并標記巖芯深度,確定線性特征端點坐標(即步驟3中腳點坐標)
步驟3.根據腳點坐標進行矩形化調整,進行照片剪裁;
步驟4:選擇輸出拼接樣式:輸出傳統水平迭置型鉆孔柱狀圖,或者輸出人工較難實現的垂向等深度鉆孔柱狀圖。
進一步,步驟2中,如果為pvc管裝置,則識別白色線性特征,若為巖芯箱裝置則識別棕色或黑色線性特征;現在成熟的圖像識別算法有方向梯度直方圖算法(Histogram ofOriented Gradient, HOG),局部二值模式算法(Local Binary Pattern),深度學習算法(Machine Learning)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首先,本發明可大大縮短鉆孔巖芯野外照片的處理及柱狀圖生成的時間。其次,照片亮度的均一化調節,以及精確的矩形化調整使得柱狀圖的成圖質量更高。再次,生成的柱狀圖有多種樣式,可選擇傳統的易于放置的水平迭置柱狀圖形式,也可選擇更方便巖性特征對比的垂向等深度柱狀圖。
附圖說明
圖1為鉆孔巖芯擺放樣式圖:(a)為pvc管放置方式;(b)為巖芯箱放置方式;
圖2為本發明鉆孔巖芯野外照片柱狀圖的自動化生成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參照圖1-圖2,一種鉆孔巖芯野外照片柱狀圖的自動化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未經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758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