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紅外助視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74044.1 | 申請日: | 2019-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582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7 |
| 發明(設計)人: | 傅婷;閆丹丹;王熙元;徐佳嶸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F9/08 | 分類號: | A61F9/08;G01S17/08;G10L13/00;H04M1/60;H04R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纓;孫健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載架 鼻托架 掛耳架 紅外光 紅外接收二極管 整形電路 語音合成芯片 音頻處理器 微控單元 限位轉動 助視器 耳機 紅外發射二極管 紅外光接收 可折疊連接 信號放大器 音頻放大器 紅外檢測 信號轉換 語音信息 自動轉換 分光鏡 鼻梁 匹配 時尚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紅外助視器,載架包括鼻托架、橫向載架、縱向載架和掛耳架,鼻托架與鼻梁輪廓相匹配,鼻托架與橫向載架限位轉動式連接,橫向載架與縱向載架可折疊連接,縱向載架與掛耳架連接,掛耳架為可限位轉動結構,耳機設置于掛耳架末端,紅外發射二極管和紅外接收二極管設置于鼻托架,分光鏡設置于紅外接收二極管的紅外光接收路徑,紅外接收二極管與紅外光整形電路連接并通過紅外光整形電路進行A/D信號轉換,紅外光整形電路經過信號放大器連接到微控單元,語音合成芯片與微控單元連接,語音合成芯片與DSP音頻處理器連接,DSP音頻處理器經過音頻放大器連接到耳機。本發明結構簡單時尚,適用性強,實現紅外檢測信息到語音信息自動轉換,使用便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助視設備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紅外助視器。
背景技術
現有助視設備基本上包括兩大類,一類屬于物理光學助視器,如改善近視或遠視產品等,另一類屬于紅外線夜視儀,產品種類豐富,但現有紅外線夜視儀普遍體積較大,使用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缺少針對日常生活需要進行設計的產品,導致日常生活中使用率不高。
紅外測距技術在現代工業、國防等領域中應用已經非常廣泛,但是將紅外測距技術與助視設備結合并能夠轉換為語音信息直接傳達給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化產品極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紅外助視器,結構簡單時尚,適用性強,實現紅外檢測信息到語音信息的自動轉換,使用便捷。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紅外助視器,包括載架、耳機、紅外發射二極管、紅外接收二極管、分光鏡、紅外光整形電路、信號放大器、微控單元、語音合成芯片、DSP音頻處理器和音頻放大器,所述載架包括鼻托架、橫向載架、縱向載架和掛耳架,所述鼻托架整體呈U型且與鼻梁輪廓相匹配,所述鼻托架兩側分別與橫向載架一端連接且所述鼻托架與橫向載架之間可限位轉動,兩側橫向載架的另一端分別與縱向載架的一端可折疊連接,兩側縱向載架的另一端分別與掛耳架一端連接,所述掛耳架為可限位轉動結構,所述耳機設置于掛耳架的另一端,所述紅外發射二極管和紅外接收二極管設置于鼻托架,所述分光鏡設置于紅外接收二極管的紅外光接收路徑,所述紅外接收二極管與紅外光整形電路連接并將紅外模擬信號傳送至紅外光整形電路轉換到數字信號,所述紅外光整形電路經過信號放大器連接到微控單元,所述語音合成芯片與微控單元連接并接受微控單元控制信號進行語音合成,所述語音合成芯片與DSP音頻處理器連接,所述DSP音頻處理器經過音頻放大器連接到耳機。
所述鼻托架包括兩側彎曲連接部和中間鼻梁支撐部,所述中間鼻梁支撐部上設有若干紅外發射接受孔,所述分光鏡、紅外發射二極管和紅外接收二極管設置于中間鼻梁支撐部。
所述鼻托架相對橫向載架的裝配端設有轉軸和限位軸,所述橫向載架相對鼻托架的裝配端設有安裝孔和轉動滑槽,所述鼻托架的轉軸轉動安裝在橫向載架的安裝孔中且限位軸位于轉動滑槽內。
所述橫向載架與縱向載架之間通過轉軸連接。
所述掛耳架包括固定段和活動段,所述活動段相對固定段的裝配端設有轉軸和限位軸,所述固定段相對活動段的裝配端設有安裝孔和轉動滑槽,所述活動段的轉軸轉動安裝在固定段的安裝孔中且限位軸位于轉動滑槽內。
還包括flash芯片,所述flash芯片與微控單元連接并接受微控單元控制信號控制,所述flash芯片與DSP音頻處理器連接。
所述紅外光整形電路、信號放大器、微控單元、語音合成芯片、flash芯片、DSP音頻處理器和音頻放大器集成在PCB線路板上,所述PCB線路板設置于載架上。
所述耳機為能夠與移動終端連接的藍牙耳機。
所述音頻放大器的調節按鈕設置于縱向載架的前端。
所述載架采用鈦合金制成。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740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