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增加污染水體在活性材料停滯時間的裝置及除污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73132.X | 申請日: | 2019-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927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鵬;王晟;馬騰;馮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 主分類號: | C02F1/28 | 分類號: | C02F1/28 |
| 代理公司: | 武漢知產時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郝明琴 |
| 地址: | 430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活性材料 污染水體 裝置本體 透水孔 前部 停滯 除污 水體 污染水體凈化 污水處理技術 背部中心 邊緣周邊 進入裝置 內部填充 時間增加 水流方向 吸附污染 排出 正對 污染物 體內 修復 凈化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增加污染水體在活性材料停滯時間的裝置及除污方法,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該裝置包括裝置本體,在其內部填充活性材料;裝置本體分為前部和背部,在裝置本體的前部邊緣周邊處開設若干第一透水孔,在裝置本體的背部中心處開設若干第二透水孔;裝置本體被放置在污染水體中時,裝置本體的前部若干第一透水孔正對著水流方向,污染水體從裝置本體的前部若干第一透水孔進入裝置本體內與活性材料接觸,活性材料吸附污染水體中的污染物將污染水體凈化,凈化后的水體從裝置本體的背部若干第二透水孔排出。本發明裝置使污染水體在活性材料中停滯時間增加從而充分修復污染水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增加污染水體在活性材料停滯時間的裝置及除污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水污染的問題愈來愈嚴重。人類活動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生活污染水體、廢棄物、工業廢水、農藥和肥料等,它們進入河流湖泊系統,影響水體的功能和使用。河流污染會使得污染物隨著河流的徑流而擴散,影響整個河道的水體環境,污染范圍大;同時,河水中的污染物可通過飲水和河水灌溉農田等方式危害人類健康,湖泊污染會導致污染物在湖泊中累計而產生質變。
目前,地表水體污染的處理方式主要有混凝法、電化學法、生化處理法和吸附法等。混凝法操作簡單、效率高,但混凝劑的投入量過多易造成二次污染,投入量過少則污染水體處理不完全;電化學法的能耗成本高且存在析氫和析氧等副反應;生化法設備復雜,成本高,需要專業人員維護。
吸附法是目前最常用和應用范圍最廣的方法,最常用的吸附劑是活性材料;根據水體污染物質的不同,選擇一種或多種活性材料對水體進行選擇性治理。但是活性材料在投放時,易出現分布不均勻的問題;當其被投放進入流動區域時,又容易被水流沖洗走;同時污染水體在活性材料中的停滯時間過短,不能起到很好的處理效果;活性材料吸附飽和后又面臨活性材料不可收集的問題,這會進一步導致吸附的污染物會脫附而重新進入水體,影響活性材料的吸附效果。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增加污染水體在活性材料停滯時間的裝置及除污方法,解決了污染水體在活性材料中停滯時間過短而不能有效除污、在污染場地拋撒活性材料時分布不均勻、修復流動區域時活性材料易被沖走和修復完成后吸附有污染物的活性材料不可收集等問題。
一種增加污染水體在活性材料停滯時間的裝置,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的內部填充活性材料;所述裝置本體分為前部和背部,在所述裝置本體的前部邊緣周邊處開設若干第一透水孔,在所述裝置本體的背部中心處開設若干第二透水孔;所述裝置本體被放置在污染水體中時,所述裝置本體的前部若干第一透水孔正對著水流方向,污染水體從裝置本體的前部邊緣周邊處的若干第一透水孔進入裝置本體內與活性材料接觸,所述活性材料吸附污染水體中的污染物將污染水體轉化為凈化水體,凈化后的水體從裝置本體的背部中央處的若干第二透水孔排出。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本體一端設有袋口,通過所述袋口將活性材料填充至裝置本體內,袋口處設有拉鏈,拉動拉鏈封閉或打開袋口;圍繞裝置本體外周固定連接有若干固定繩,所述固定繩用于將裝置本體前、后固定,防止裝置內部的活性材料滑動;裝置本體外表面連接一拉繩,所述拉繩牽引裝置本體,用于回收該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本體可以根據地表水與地下水的補排關系,設為單層或者雙層。若地表水和地下水只存在單項補給的情況,則設為單層;若地表水和地下水存在雙向補給的情況,則設為雙層。所述裝置本體設為雙層時,外層本體的前、后部邊緣周邊處均開設若干第一透水孔,內層本體的前、后中心處均開設若干第二透水孔,活性材料裝填至內層本體中。
進一步的,所述透水孔的孔徑小于所述活性材料的粒徑。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本體的材料為尼龍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繩在所述裝置本體外周縱橫方向上間隔20cm均勻分布,用于將所述裝置本體前、后部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經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7313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玻璃輕石的除臭過濾器
- 下一篇:一種浮選過程簡化回水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