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三角微腔雙路F-P干涉補償的氣體傳感探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72881.0 | 申請日: | 2019-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327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晉;隋政麒;李周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45 | 分類號: | G01N21/45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陳玲玉;梅洪玉 |
| 地址: | 110819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三角 微腔雙路 干涉 補償 氣體 傳感 探頭 | ||
1.一種基于三角微腔雙路F-P干涉補償的氣體傳感探頭,其特征在于,該探頭包括光路腔室(1)和檢測腔室(2),兩個腔室被密封板(3)隔離開;光路腔室(1)包括光源(4),檢測腔室(2)由光纖結構(8)、柵隔支架(11)、進氣口(12)和出氣口(13)構成,光纖結構(8)的一端構建有氣體檢測室(9),氣體檢測室(9)的外形為等腰三角棱柱,其為采用飛秒激光刻蝕技術在光纖上加工得到的空腔,直角邊的邊長為150微米,該結構在橫縱方向構建兩個F-P腔結構;光纖結構(8)的端頭涂覆了金膜反射層(10);光源(4)發出的光經過分光棱鏡(5)后,再經過凸透鏡(7)聚焦準直,進入光纖結構(8)內,進入光纖結構(8)的光信號到達氣體檢測室(9)的斜邊反射面時,一部分光反射到金膜反射層(10)再回到纖芯,另一部分光則會進入氣體檢測室(9)并在金膜反射層(10)反射,兩路光信號在各自經過一個F-P腔后,再次到達氣體檢測室(9)的斜邊反射面時均與原始光信號干涉,形成兩種干涉信號,兩種干涉信號均通過纖芯反射回光路腔室(1),經凸透鏡(7)聚焦和分光棱鏡(5)反射后,由光探測器(6)接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體傳感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4)的輸出波長為1520-1580nm;所述的光探測器(6)的工作波長為350-2000n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氣體傳感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透鏡(7)的焦距為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氣體傳感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纖結構(8)的外形為圓柱形,其纖芯直徑為20微米,材料為二氧化硅,包層直徑為300微米,材料為聚酰亞胺。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氣體傳感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膜反射層(10)的厚度為10微米。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氣體傳感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柵隔支架(11)為帶有多孔柵格結構的亞克力板,以利于氣體在檢測腔室(2)內的自由流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7288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