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徑向線波導高功率微波功率合成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69336.6 | 申請日: | 2019-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870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強;趙旭浩;袁成衛;余龍舟;孫云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P5/16 | 分類號: | H01P5/16;H01P1/213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陳暉 |
| 地址: | 410073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徑向 波導 功率 微波 合成器 | ||
1.一種徑向線波導高功率微波功率合成器,其特征在于徑向線波導高功率微波功率合成器關于中心軸線oo'具有旋轉軸對稱性,由同軸注入波導(11)、第一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2)、第二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3)和能量合成輸出結構(14)組成;同軸注入波導(11)由第一過渡斜面(15)、第二過渡斜面(16)、第一級鼻錐(17)、第二級鼻錐(18)、第三過渡斜面(19)、第一輸入端口(20)和第二輸入端口(21)組成;第一輸入端口(20)為同軸注入波導(11)的同軸波導注入口,內半徑為rin2、外半徑為rin3,第一輸入端口(20)外壁經第一過渡斜面(15)與第一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2)的徑向外沿連接,第一輸入端口(20)的內壁經第二過渡斜面(16)與第一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2)的徑向內沿連接,使得第一輸入端口(20)與第一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2)導通,第一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2)的高度為wh7;第二輸入端口(21)為同軸注入波導(11)的圓波導注入口,內半徑為rin1,第二輸入端口(21)的內壁經第一級鼻錐(17)和第二級鼻錐(18)與第二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3)的徑向外沿連接,第二輸入端口(21)的外壁經第三過渡斜面(19)與第二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3)的徑向內沿連接,使得第二輸入端口(21)與第二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3)導通,第二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3)的高度為wh4;第一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2)的徑向外沿和第二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3)的徑向外沿沿徑向與能量合成輸出結構(14)導通連接,能量合成輸出結構(14)的端口為輸出端口(22);
第一級鼻錐(17)、第二級鼻錐(18)、第三過渡斜面(19)關于中心軸線oo'具有旋轉對稱性,第一級鼻錐(17)和第二級鼻錐(18)沿中心軸線oo'方向外觀呈空心圓臺結構,沿中心軸線oo'方向,第一級鼻錐(17)的長度為wh1,第二級鼻錐(18)的長度為wh2,且第一級鼻錐(17)的底面和第二級鼻錐(18)的頂面重合,第一級鼻錐(17)的底面外半徑和第二級鼻錐(18)的頂面外半徑相等,均為rh2;第一級鼻錐(17)的頂面外半徑為rh1、第二級鼻錐(18)的底面外半徑為rh3,取值滿足0rh1rh2rh3,rh2rin1;第三過渡斜面(19)沿中心軸線oo'方向為一個空心圓臺的側面,沿中心軸線oo'方向的長度為wh3,第三過渡斜面(19)半徑小的一端與第二輸入端口(21)的內壁連接,半徑大的一端與第二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3)的徑向內沿連接;第三過渡斜面(19)的半徑大的一端即底端半徑為rh4,半徑小的一端即頂端與第二輸入端口(21)內壁重合,半徑也為rin1,取值滿足rin1rh4;
第一過渡斜面(15)和第二過渡斜面(16)關于中心軸線oo'具有旋轉對稱性;第一過渡斜面(15)沿中心軸線oo'方向為一個空心圓臺的側面,沿中心軸線oo'方向的長度為wh6,半徑大的一端即底端與第一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2)的徑向外沿連接,半徑小的一端即頂端與第一輸入端口(20)的外壁連接;第一過渡斜面(15)的底面半徑為rh6,頂端與第一輸入端口(20)的外壁重合,半徑為rin3,取值滿足rin3rh6;第二過渡斜面(16)沿中心軸線oo'方向為一個空心圓臺的側面,沿中心軸線oo'方向的長度為wh5,半徑大的一端即底端與第一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2)的徑向內沿連接,半徑小的一端即頂端與第一輸入端口(20)的內壁連接;第二過渡斜面(16)的底端半徑為rh5,頂端與第一輸入端口(20)的內壁重合,半徑為rin2,取值滿足rin2rh5;
第一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2)關于中心軸線oo'具有旋轉軸對稱性,由第一徑向蓋板(23)和第二徑向蓋板(24)組成;第一徑向蓋板(23)徑向半徑為l、外觀呈空心圓盤狀結構,第二徑向蓋板(24)徑向半徑為L、外觀也呈空心圓盤狀結構;第一徑向蓋板(23)和第二徑向蓋板(24)沿中心軸線oo'并行排列,它們的中心軸線均與oo'重合,滿足l=L;第一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2)滿足工作頻率f1和f2的第一類需求:即對輸入的工作頻率為f1的徑向線波導TEM模完全傳輸,對輸入的工作頻率為f2的徑向線波導TEM模完全反射,f1≠f2;第一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2)在徑向方向靠近中心軸線oo'一端軸向高度尺寸為win,滿足win=wh7,第一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2)在徑向方向遠離中心軸線oo'一端軸向高度尺寸為wout,軸線o1o2是win和wout的中線,軸線o1o2與中心軸線oo'相互垂直;在第一徑向蓋板(23)和第二徑向蓋板(24)的相對表面上一一對應刻有K個矩形槽,K為正整數;第一徑向蓋板(23)表面上的第k個矩形槽徑向長度為lk,距軸線o1o2第k個矩形槽的深度為w2k-1,且第1個矩形槽初始位置距離中心軸線oo'的徑向長度為l0,第K個矩形槽末端距離中心軸線oo'的徑向長度為l,1≤k≤K;第二徑向蓋板(24)表面上的第k個矩形槽徑向長度為Lk,距軸線o1o2第k個矩形槽的深度為w2k,且第1個矩形槽初始位置距離中心軸線oo'的徑向長度為L0,第K個矩形槽末端距離中心軸線oo'的徑向長度為L;
第二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3)關于中心軸線oo'具有旋轉軸對稱性,并由第三徑向蓋板(25)和第四徑向蓋板(26)組成;第三徑向蓋板(25)徑向半徑為t、外觀呈空心圓盤狀結構,第四徑向蓋板(26)徑向半徑為T、外觀也呈空心圓盤狀結構;第三徑向蓋板(25)和第四徑向蓋板(26)沿中心軸線oo'并行排列,它們的中心軸線均與oo'重合,且第三徑向蓋板(25)的徑向半徑t和第四徑向蓋板(26)的徑向半徑T相等;第二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3)滿足工作頻率f1和f2的第二類需求:即對輸入的工作頻率為f1的徑向線波導TEM模完全反射,對輸入的工作頻率為f2的徑向線波導TEM模完全傳輸;第二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3)在徑向方向靠近中心軸線oo'一端軸向高度尺寸為sin,且滿足sin=wh4,第二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3在徑向方向遠離中心軸線oo'一端軸向高度尺寸為sout,軸線o3o4為sin和sout的中線,軸線o3o4與中心軸線oo'相互垂直;在第三徑向蓋板(25)和第四徑向蓋板(26)相對的表面上一一對應刻有Q個矩形槽,Q為正整數;第三徑向蓋板(25)表面上的第q個矩形槽徑向長度為tq,距軸線o3o4第q個矩形槽的深度為s2q-1,且第1個矩形槽初始位置距離中心軸線oo'的徑向長度為t0,第Q個矩形槽末端距離中心軸線oo'的徑向長度為t,1≤q≤Q;第四徑向蓋板(26)表面上的第q個矩形槽徑向長度為Tq,距軸線o3o4第q個矩形槽的深度為s2q,且第1個矩形槽初始位置距離中心軸線oo'的徑向長度為T0,第Q個矩形槽末端距離中心軸線oo'的徑向長度為T;
能量合成輸出結構(14)將第一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2)、第二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3)中的微波合成傳輸至輸出端口(22);能量合成輸出結構(14)關于中心軸線oo'具有旋轉軸對稱性,由Y形結(27)和徑向線轉同軸彎波導(28)沿徑向向外導通連接組成;
Y形結(27)外觀呈空心圓盤狀,其結構關于軸線o5o6結構對稱,軸線o5o6與中心軸線oo'相互垂直;Y形結(27)由第一徑向線波導(31)、第二徑向線波導(32)、第三徑向線波導(33)、外徑向斜面(30)、內徑向斜面(29)組成;第一徑向線波導(31)和第二徑向線波導(32)軸向高度尺寸均為wy1,分別與第一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2)和第二徑向線波導濾波器(13)導通連接,滿足wy1=wout=sout;內徑向斜面(29)的底端半徑為ry1,頂端半徑為ry3,取值滿足ry1ry3,內徑向斜面(29)頂端與底端的軸向距離為wy2,頂端與軸線o5o6的軸向距離為wy3;外徑向斜面(30)的徑向內沿半徑為ry2,徑向外沿半徑為ry4,取值滿足ry2ry4;第三徑向線波導(33)軸向高度尺寸為wy4,與徑向線轉同軸彎波導(28)的徑向波導端口導通連接;
徑向線轉同軸彎波導(28)的彎曲半徑為R,彎曲角度為90°,它的同軸波導端口為輸出端口(22),內外半徑分別為ry5和ry6;徑向線轉同軸彎波導(28)的徑向波導端口寬度為wy4,它與Y形結(27)的第三徑向線波導(33)光滑導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6933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