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生物反應器的組合型溫度計和生物反應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68371.6 | 申請日: | 2019-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649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明;唐寅;周珍;曾良平;郭俊福;施雪克;郭謀之;張鑫;孔乾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國強生化工程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K5/04 | 分類號: | G01K5/04;G01K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 地址: | 20023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溫度計 護套主體 生物反應器 密封圈 鎖緊件 安裝孔 組合型 抵接 生物技術領域 溫度檢測系統 檢測靈敏度 直接設置 準確度 玻璃泡 鎖緊孔 標定 內開 壓緊 測量 穿過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生物反應器的組合型溫度計和生物反應器,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包括:護套主體,所述護套主體內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內設有溫度計;所述護套主體的一端還設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內側抵接于所述溫度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側抵接于所述護套主體;所述護套主體靠近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端設有鎖緊件,所述鎖緊件上設有用于溫度計穿過的鎖緊孔;所述鎖緊件用于套設在所述護套主體上,并將所述第一密封圈壓緊于所述護套主體與所述溫度計。溫度計的玻璃泡端能夠直接設置在生物反應器內,并與生物反應器內的液體進行直接接觸,增加了溫度計的檢測靈敏度和準確度,提高了溫度檢測系統的標定與測量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尤指一種用于生物反應器的組合型溫度計和生物反應器。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生物制藥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同時國家對藥品生產的質量控制要求也日趨嚴格。
在微生物培養過程中,培養液的溫度直接影響了代謝過程中各種生物與生化反應進程及料液特性,對培養結果及代謝產物組分有直接影響;此外還對生物反應器的滅菌可靠性有直接影響。因此,生物反應器內培養液的溫度檢測的準確性,對生物制藥的生產過程產品質量控制來說至關重要。所以生物反應器在安裝調試與使用過程中需要經常對培養液的溫度檢測系統進行標定,以保證溫度控制結果的準確性,保證產品質量。
檢測溫度的標定有多種方法,其中最可靠、為監管部門與反應器使用單位共同接受的方法,是采用標準玻璃溫度計檢測反應器內液體的溫度作為標準值,對反應器溫度測控系統進行標定。
在實際應用中,由于需要將標準溫度計置于被檢測液中,生物反應器被檢測液的液位高度會形成一定的液位靜壓,加上生物反應器原位蒸汽滅菌時需要維持0.1MPa甚至更高的罐壓,就要求在標定過程中保證玻璃標準溫度計插入罐內時與罐體之間的承壓耐溫的密封。
由于玻璃標準溫度計材質容易碰碎,與金屬之間形成承壓耐溫密封的可靠結構較為困難,通常的方法是在需要進行溫度標定的生物反應器上開一個接口,采用一根前段封閉的金屬套管插入罐內,留在罐體外側的部分與罐體采用密封結構進行固定與密封;之后在套管內插入標準溫度計,通過讀取標準溫度計的讀數對溫度電極進行標定。
這種方法雖然解決了承壓耐溫與密封要求,但由于采用了金屬套管,使標準溫度計與被檢測的液體只能進行間接測量,標準溫度計的玻璃泡端與金屬套管只有點接觸,其余部分存在空氣層,降低了標準溫度計的檢測靈敏度和準確度,溫度檢測系統的標定與測量準確性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生物反應器的組合型溫度計和生物反應器,溫度計的玻璃泡端能夠直接設置在生物反應器內,并與生物反應器內的液體進行直接接觸,提高了溫度計的檢測靈敏度和準確度,從而提高了溫度檢測系統的標定與測量準確性。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生物反應器的組合型溫度計,包括:護套主體,所述護套主體內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內設有溫度計;所述護套主體的一端還設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內側抵接于所述溫度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側抵接于所述護套主體;所述護套主體靠近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端設有鎖緊件,所述鎖緊件上設有用于溫度計穿過的鎖緊孔;所述鎖緊件用于套設在所述護套主體上,并將所述第一密封圈壓緊于所述護套主體與所述溫度計。
本技術方案中,通過鎖緊件與第一密封圈的設置,第一密封圈能夠抵接在溫度計與護套主體之間,實現了溫度計與護套主體之間的密封要求;通過將溫度計設置在兩端開口的護套主體內,使溫度計的玻璃泡端能夠直接設置在生物反應器內,并與生物反應器內的液體進行直接接觸,提高了溫度計的檢測靈敏度和準確度,從而提高了溫度檢測系統的標定與測量準確性。
進一步,還包括套設在所述溫度計上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側抵接于所述護套主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國強生化工程裝備有限公司,未經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國強生化工程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6837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