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羊躑躅提取物的抗癌活性檢測方法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67474.0 | 申請日: | 2019-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938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羅向東;張金;陳敏娜;戴亮芳;劉見;宗露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02 | 分類號: | C12Q1/02;A61K36/45;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華成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26 | 代理人: | 張建新 |
| 地址: | 330000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羊躑躅 提取物 抗癌活性 檢測 癌細胞 誘導細胞凋亡 治療癌癥藥物 技術支持 相關基因 周期阻滯 凋亡 應用 癌癥 分析 克隆 挖掘 開發 | ||
本發明提供了羊躑躅提取物的抗癌活性檢測方法及其應用。羊躑躅提取物的抗癌活性檢測方法包括挖掘與檢測羊躑躅提取物對不同癌細胞的抑制活性、羊躑躅提取物抑制癌細胞克隆形成的檢測、羊躑躅提取物誘導細胞凋亡引起周期阻滯的分析、羊躑躅提取物對癌癥凋亡及周期相關基因表達的分析等步驟。本發明為開發羊躑躅治療癌癥藥物提供技術支持和科學依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羊躑躅提取物,尤其涉及羊躑躅提取物的抗癌活性檢測方法以及羊躑躅提取物的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
結腸直腸癌中常見的惡性腫瘤,其全球發病率(6.1%)位于癌癥相關疾病中第四位,死亡率(9.2%)為第二位。而在我國,隨著國民飲食結構的改變和生活水平的而變化,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2015新發病例37.6萬,死亡病例19.1萬,其中,城市地區遠高于農村,且結腸癌的發病率上升顯著。據統計,超過60~70%的結直腸癌者在疾病中晚期才被確診,這使得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60%。目前對于結腸癌治療的主要手段是通過手術治療輔助放療和化療,這種方式的治療不僅副作用較大,而且也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和經濟上的壓力。此外,盡管進行了手術及放療和化療,但仍然有高達30%的復發可能性。因此,我們需要更有效的治療手段來降低結直腸癌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有許多中草藥已經被證明有抗腫瘤活性,這為開發新的結腸癌治療劑提供一個潛在的可能。
具有抗癌活性的天然產物一般可以通過對癌細胞的毒性、或誘導癌細胞凋亡、或引起癌細胞的周期阻滯、或導致癌細胞骨架的破壞等途徑抑制癌細胞的增殖。例如白花蛇舌草粗提物能夠通過上調細胞周期相關基因P21和P53的表達將癌細胞阻滯在S期,抑制癌細胞的增殖;紅毛五加多糖能夠通過上調癌細胞中的抑癌基因Bax的表達,下調Bcl-2來誘導癌細胞凋亡。天然草藥的提取物已被用作治療各種疾病,在治療癌癥中,由于副作用小和延緩癌癥發展的優點,因此它們經常與抗癌藥物聯合用藥治療癌癥。
羊躑躅(Rhododendron molle G.Don)又名黃杜鵑、鬧羊花、八厘麻等,始載于《神農本草經》,是我國杜鵑花科羊躑躅亞屬中僅有的一個原生種。它既是一種重要觀賞植物,也是一種被列入《中國藥典》(2015版)的藥用植物,具有祛風除濕、散癖定痛之功效,用于治療風濕痹痛、偏正頭痛、跌打腫痛、頑癬等,民間有“跌倒地上爬,離不開八厘麻”的說法。目前關于羊躑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植物化學、組織培養、遺傳多樣性以及其毒性的相關研究。很多研究表明,羊躑躅的根、花和果實含有大量的二萜、三萜、黃酮和木質素等化合物;同時也發現,羊躑躅具有廣泛的藥理學活性,包括止痛、抗炎、抗高血壓和殺蟲等。然而,目前有關羊躑躅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尚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羊躑躅提取物的抗癌活性檢測方法,并且提供一種羊躑躅提取物的應用方法。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出羊躑躅提取物:將新鮮采摘的羊躑躅的葉片洗滌干凈,冷凍干燥后粉碎、過篩;用甲醇(1:10,W/V)室溫浸泡過夜,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時;將提取液經過濾,再用旋轉蒸發儀(設置溫度為45~50℃,真空度為-0.08MPa)將提取液濃縮成膏狀,膏狀物質冷凍干燥后得到的干燥粉末即為羊躑躅提取物。技術指標為浸膏得率30%以上,浸膏冷凍干燥后的干燥粉末得率達10%以上。羊躑躅提取物可以用二甲亞砜(DMSO)溶解,在-20℃條件下保存。當然,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制備羊躑躅提取物。得到羊躑躅提取物后,可以檢測羊躑躅提取物的抗癌活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師范大學,未經江西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674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